看《南汉山城》,人类小族群的悲哀与强悍

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小族群小国家。

在中国的古籍里,我们天朝上邦的祖先,站在泱泱大国的俯视角对他们有一个称呼叫作“蕞尔小邦”。

在我们的东北方向,有个某半岛。

喜欢他们的人真的很喜欢,不喜欢他们的人觉得他们是不是有点夜郎自大,这个文化名人是他们的祖先,那个历史节日是他们那里的发源。

倘若看完《南汉山城》这部电影,便可对某半岛的人群心态有所了解。

这是一个总是夹在强邻之间的小族群,如同班级里弱小的孩子,免不了经常挨揍,但是这个弱小的孩子虽经常被揍到臣服,但又总是隐隐中坚强得像个打不死的小强。

历史到了1636年,东亚的两位大佬之争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就在这年,族人脑后留辫子的新大佬新立国号,正式与曾经臣服的老大佬分庭抗礼。

就如同黑市格斗,这场战争的规则是“No rules,and only one live”。

夹在新老大佬之间的某半岛面临着站队的选择,相较于新大佬的野蛮,文明程度高得多的老大佬当然是某半岛的天然选择。

然而,新大佬的大佬居然亲带悍兵侵扰,并将某半岛的王室逼至南汉山城。

新大佬拥有绝对的实力碾压困守南汉山城的某半岛王室,但他却围而不攻,因为他要耍太极,目的就是要彻底摧垮某半岛所有人的心理防线。

最后,新大佬在下跪的某半岛国王面前如愿了。

可在这如愿的过程中,这个弱小的某半岛小族群并不是没有激烈的抗争过。

他们有主张投降的,也有主张死战的。

借用《新民周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南汉山城》正视耻辱的历史,令人刮目相看。

影片不愿贬低、丑化任何人,对主战派鄙视蛮夷、奉老大佬为正朔的豪情,对主和派保全苍生社稷的忍辱负重,表现得都很到位。

乃至于某半岛的带路党,最初那满脸欠揍的表情猖狂得很,可当镜头给了这位不被当人待的带路当以表达怨恨的镜头时,居然恨不起来了。

我曾经聊过,凡是文明种族延续至今的民族或国家,无论大小都是狠角色。

便是这种小族群,既可斡旋于大邦之间外交,也没少干过鸡蛋碰石头的战争,就算是忍辱偷生,那不也是一种强悍吗?

在后来的历史中,乃至现在,某半岛的小族群至今仍是小族群,仍周游于大国之间。

在冷兵器的时代,这样的小族群地狭人少,难以施展作为,但他们存在即是合理地存延至今,那起到关键作用的智慧和坚毅仍将在未来的人类族群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是科技的智者时代,人多胳膊粗已不再是唯一的竞争优势,如果能以尊敬的心态与这样的小群体相处,甚至向其学习,那才不负泱泱大国之一员之傲骄身份。

正视民族的苦难,这部电影在某半岛的另一半反响很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