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感情的深浅,早藏在父母的这两个行为里

有句老话是这样描述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的:小时一家人,大时两房人。小时候装一个锅里的饭,吃同一个桌子上的菜,长大后,各进各家门,各吃各家饭。

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姐妹慢慢地疏远,慢慢地变得还不如外人,有的,甚至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妯娌之间闹腾不断,兄弟间也因吹多了枕头风,从而貌合神离。

原来,我以为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正常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有各的想法,加之男的娶进来了外头人,女的嫁入别家门,兄弟姐妹间感情淡了,没了,本就该是常理之中的事。

这是我以前粗浅的想法,把兄弟姐妹间的感情变淡归结于时间的洗礼和外来人的影响。

直到我看见村里一个大姐的朋友圈里,姐弟之间的简单对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真正影响兄弟姐妹一辈子感情的是我们的父母。

01

大姐芬姐在朋友圈发了几张随手拍的照片,她的弟弟小军在评论区给她留言:

“姐,你该换手机了。”

芬姐回复说:“这都被你发现了。”

原本只是芬姐的手机太旧了或者出了点问题,小军提醒姐姐换手机的一件小事。但,我看到他们相互留言的那一瞬间,我的内心深处突然好羡慕他们的姐弟感情。

四十出头的姐姐和三十多岁的弟弟,依然保持着小时候那种纯纯的姐弟情。一时间,我脑海里面出现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场景。

芬姐家姓冯,冯叔和冯婶结婚40多年了,从我记事起没听见他们吵过架,老两口生养了两儿一女,大军、小军还有芬姐。

大军和小军两兄弟一起在村里盖了栋四层小洋房,各自结婚却一家三代人一桌吃饭,芬姐的老公要是出差去了外地,她们兄弟姐妹三人又回到一个锅装饭,吃同一桌菜的日子。

这些年一直如此,从未听到过他们家置气的话,也未曾听到大军、小军家媳妇不和之类的闲话。

过去的那些年如此,未来的日子大抵也会如此继续下去。这便是我羡慕他们姐弟感情的原因所在。

02

在我看来,冯叔家有着和睦纯朴的家风。

一方面归结与冯叔冯婶良好的夫妻感情,不管遇到什么事,两个人总是会商量着去应对,不轻易埋怨对方,指责对方。

另一方面,冯叔冯婶对待三个孩子从小就一视同仁,虽不说做到一碗水端平,但不会让其中一个孩子感受到别人被偏爱,自己被忽视。

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从小就很单纯,不会因为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刻意取悦父母,也不会背着兄弟姐妹在父母面前打小报告。

那种亲密无间的感情,从小就有了,加之血浓于水的亲情。自然就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原本就关系就没有裂痕的兄弟姐妹,娶进门的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去破坏家庭关系。

相反,我们去反观那些兄弟姐妹成年后感情一般甚至是淡薄的家庭,父母感情大多一般甚至不好,并且,对待孩子总会有偏颇,从小喜欢的孩子,成家立业后父母操心更多的也是他。

所以,多兄弟姐妹的家庭,感情的厚度和长度,更多的是由父母决定的,父母感情好,对待孩子尽可能不失公平,这样的家庭,兄弟姐妹间的感情会更好、更稳固。

03

为什么我们要如此看重和珍惜亲情,特别是兄弟姐妹之情?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从小的方面讲,我们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刻,诸如娶妻生子之类的终身大事,有兄弟姐妹的参与和祝福是幸福和省心的。在遭遇挫折或者父母需要照顾的人,一家人的力量往往远超过一个人的有限的精力和努力。

从大的方面讲,家庭要兴旺,家族要发达,离不开叔伯们的付出,以及子侄们的共同努力。这便是有些家族为什么能一起打造经营一个大企业,有些家族却世代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便是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以及珍惜亲情的根本所在。道理都懂,但还是会有不少人,活了一辈子,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争了一辈子,到最后争不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得多么的离谱。

写在最后: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行为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同时,可能父母过往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行为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但,我们在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去调整和重新面对,毕竟,过去的事已然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对待今天和明天。

佛家说,兄弟姐妹之缘,有今生没来世。

兄弟姐妹间,相互扶持、理解和包容,家庭才能更好地开枝散叶,才能更加的兴旺发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