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笔记(一0五)——足三里补泻手法
相关推荐
-
针灸:详细的补泻手法
作者:王伟 来源:<拨开迷雾学中医1> 选准了需要补泻的穴位,就要进一步施行补泻手法. 针刺不像中药,中药是只要辨证正确,药品没有掺假,无论谁只要处方正确都会有效. 针刺则不同,即使辨证正 ...
-
补泻手法--辛亥.《人纪》针灸篇9【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穴,补泻手法】
17 - 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穴,补泻手法 足三里是胃经本身的合穴,也是属土为本穴,虚症.实症都可以在这治疗.如果乳癌硬块正好在乳中的下方,足三里就很好用.问乳房硬块多久啦,答:"二年!&qu ...
-
刘德会针刺补泻手法实战篇之一 子午捣臼法
子午捣臼法是复式补泻手法之一,为提插.捻转.九六等基本手法的综合补泻法.子午,指左右捻转:捣臼,指上下提插.专治水蛊膈气,有引导阴阳,通利经气的作用(<金针赋>:"子午捣臼,水蛊 ...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八五)——足阳明胃经
我们前面学了手阳明大肠经,今天开始学足阳明胃经,大肠经走完了以后,就进入了足阳明胃经,任何阳经五输穴的井.荥.俞.经.合所对应的五行都是金.水.木.火.土.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的五输穴都在手肘以下或者是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七五)——偏历与温溜
偏历穴是手阳明大肠的络穴,与肺的络穴列缺相通,列缺穴和偏历穴隔得很近,由于列缺穴刚好是寸.关.尺三部脉的关脉的地方,有的人在头脉上摸不到脉,结果却在偏历穴这里摸到脉,这就是反关脉,所以,偏历穴是反关脉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一五)——隐白穴与三毛穴
足太阴脾经的第一穴位是隐白穴,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开0.1寸.见下图: 隐白穴可以治疗尸厥昏迷,我们前面一一二节里讲过,所有的井穴都是治疗昏迷的急救穴,井穴的刺激都是很 ...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六五)——经渠穴
列缺,经渠,太渊这三个穴道分别为我们的三部脉,(见图一),寸.关.尺,太渊是寸脉,经渠是关脉,列缺是尺脉.我们摸脉的时候,右边的寸是肺脉,秋天的时候,轻轻一摸,脉是浮的,这是正常的脉象. 图一 当寸.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五)——百虫窝
百虫窝是经外奇穴,书上说百虫窝是血海穴往上一寸,见上图脾经全图.倪海厦老师说血海往下一寸就是百虫窝,见上图放大图,到底是哪个是错,哪个是对?大家来考证. 百虫窝,并不是有一百条虫在这里,因为这个穴道可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二五)
曲骨穴这个位置,由于体毛很多,一般不灸,可以下针,曲骨穴的功用是治疗一般的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 在古时候是针灸都不可以用,因为这里血管很多,而且以前九针,都是很粗的针,古时候没有不锈钢,只有 ...
-
倪海厦针灸笔记(十五)
俞穴,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 治时间的病,我们都采用俞穴.每一条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五零)——睛明穴
足太阳膀胱经共六十七个穴道,第一个穴道就是睛明穴,睛明穴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见下图. 在针睛明穴的时候,要把眼珠子拨开来,下针在骨和眼球中间.有的人扎完睛明穴,会象熊猫眼一样,起熊猫眼的原因就是出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0一)——外陵穴到气冲穴
我们前面学了天枢穴,天枢穴往下就是外陵穴,我们在前面学任脉的时候,从神阙到曲骨这一段是五寸,如果准确的说五寸可能不正确,最准确的分寸就是从神阙到曲骨的平均分成五段,也就是三比二,二的这一点就是关元,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