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类逼着进化的植物,专生长在乱石堆里,越长越接地气

梭砂贝母,又叫德氏贝母、阿皮卡等,是一种生长在我国西南沙石地或流沙岩石缝隙中的贝母。梭砂贝母是一味传统的珍贵药材,具有去热、止咳、化痰、消结等功效。

梭砂贝母的生存环境恶劣,一般生长5年后才会逐渐生长出鳞茎。生产周期长,采挖强度大,从而野生梭砂贝母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它们的价格也被越炒越高,越是这样越导致了近乎疯狂地采挖,从而原本就很少的梭砂贝母就更加的稀缺。据专家测算,采挖超过3000株梭砂贝母,才能得到一公斤的干燥鳞茎。

为了生存,为了不被轻易地被贪婪的人类挖走,梭砂贝母也有自己的自保方法,但它们不能像动物一样逃离,因此选择了适应环境的进化。梭砂贝母进化出了新的色彩来伪装自己,常常会和背景融为一体,非常的隐蔽,要不仔细查看,很难发现它们。

采挖越容易、越频繁的地方,梭砂贝母伪装得越好。专家推测,可能是人类的采挖活动驱动了伪装在梭砂贝母中的进化,采挖者的搜寻和采挖过程影响了其植株的色彩进化。

再高明的伪装也终究躲不过人类的高强度搜索、采挖,保护生态环境除了植物“聪明”的自保外,更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的制约,以及每个人的保护意识和自觉。

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