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游戏世界?高度发达的电脑科技有可能实现!

有许多专家预测,50-100年后,计算机技术将进步到如今的数百万倍。依靠进步的技术发展的VR(虚拟现实)无限接近真实,其中的主人也越来越智能,他们一定意识不到自己居住在高度纠缠模拟的世界中吧,一部分科学家甚至提出了我们有可能也是某个游戏中的登场人物的假象。

最初提出我们居住的世界是虚拟现实这一观点是在2003年,由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提出。如果存在着许多从代码中诞生的文明,他们也许会创造数个模拟宇宙的文明,于是我们是被人为制造,成为模拟程序的一员这种可能性就非常高。

2016年,埃隆-马斯克声称,我们居住的时间不是虚拟现实的可能性不足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居住在电影黑客帝国那样的虚拟世界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

关于这个主题,虽然有着许多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们先围绕我们的世界是虚拟现实来讨论。

为了理解第一个证明,需要绕些弯路。电脑游戏中的虚拟世界是怎样运转的呢?在很多游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人和车辆来往穿梭于街道,绕过拐角也可以看到相似的景色,这样一来玩家就会有这样的错觉,在游戏里的的其他地方也是相似的景色。

但是实际上在其他地方什么也没有发生,场景在玩家到来之前只是一片空荡荡的空间,在玩家登场的瞬间才有了来往街道的人和车辆以及动物,如今常见的游戏就是以这样的原理来减轻电脑的负荷。

如果我们在一个游戏里俯瞰其中的一个小镇,能够一眼看到无数的人和车辆穿梭于街道,要让如此众多的车辆同时登场需要庞大的计算量。为了节省计算量,远处看到的车辆都会被简化处理,假如我们瞄准那些车辆发射火箭弹,即使火箭引爆车辆也仿佛若无其事地继续通行。而如果玩家接近小镇瞄准车辆发射火箭弹,这次就会发生反应。

这就是我所说的弯路或铺垫。

接下来让我们证明这是黑客帝国世界的第一个证明。首先不得不说量子力学里的双缝干涉实验,由于这个实验颠覆了物理学的常识,所以比任何其他实验都被重复得多,使得许多科学家对此念念不忘(双缝干涉实验的具体内容不再多讲,之前的文章有详细描述,不清楚的可以查阅之前的文章或百度查看,该实验的最主要的结论是观察行为可以影响事物的存在状态)。

就像是游戏里那辆车的程序,我们的世界被强大的电脑启动和运行,如此一来一一计算每个原子的动作已是不可能,在观察着移开目光的地方为了减轻电脑负荷,就出现了简化的干涉纹样,而一旦关注某特定量子,就会和游戏里的那辆车的程序一样,启动量子程序,这样观察着就会错把虚拟世界错认为是真实世界。

这一点也和视频游戏的结构很相似,而这一假说并未在百年前讨论,是不是因为当时没有视频游戏呢?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当时的科学家没有提出我们的世界是虚拟世界,而是提出了几种假说。其中著名的一种就是1927年哥本哈根提出的假说,由波尔和海森堡提出的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根据这一假设,观察装置的存在使得量子失去了二象性,而只有粒子性,也就是说对结果产生影响的不是观察者而是观察装置,这一量子理论在哥本哈根提出所以被称作哥本哈根解释,但这一假说和黑客帝国说并不矛盾,反而可以利用其来思考黑客帝国说。例如光子程序以波的形式传播,之后再交叉点的负荷超过了最大容许量,就会变成粒子的形式,这就对应着哥本哈根的量子波动性及其坍缩!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大厦的两大基石,这里向大家推荐两本科普书籍:《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彩图珍藏版)和《走进量子力学》,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前世今生,通俗易懂。需要的伙伴可以点击下方链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