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钱穆先生
相关推荐
-
活了95岁的钱穆:20岁开始打坐,61岁再度娶妻,长寿秘诀是什么?
人皆有旦夕祸福,故而寿命一直被认为是命中注定之事,无法更改.倘若有人早夭,旁人多会惋惜哀悼,安于天命. 其实在生命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即便不能做到完全控制寿命,但防止因疾病.大灾而遇 ...
-
学人行迹 || 任泰是任东伯
根据以上师友提供的信息,并根据我查阅到的资料,学者任泰(东伯)教授的基本信息如下:任泰,字东伯,系任志清(可澄,1878-1946)长子,1900年前后出生,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人.任可澄是贵州现代史上 ...
-
婚后同居不同寝,名存实亡24年,她独自周游列国,但从不提离婚
婚后同居不同寝,名存实亡24年,她独自周游列国,但从不提离婚
-
一周一书|师友杂忆
撰稿:钓鱼舟 余乃一孤儿,年十二,先父辞世,余尚童无知.越三十五年,先母又弃养,余时年四十七,只身在成都,未能回籍亲视殓葬.国难方殷,亦未讣告交游,缺吊祭礼,仅闭门嗓泣深夜嚎啕而止.年七十一,值双亲百 ...
-
一本极好的书
有一本钱穆大师的书--<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很对我的胃口. 初,我也不识钱穆为何人.这书,开始读时也无甚大的兴趣,对忆双亲部分没什么感觉. 后来有一次开会无聊,又读此书,从后半部分&q ...
-
【何言欢语】(1961)相爱容易相处难
昨天我的"何言欢语"向师友们征集"宅家的冲突"的故事,是因为这段时间已有些师友和我闲聊时,说到的一些情况与家务事,我觉得很有必要和大家聊聊这些"家长里 ...
-
钱穆墓碑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冬去春来,人们的内心也如一江之水那般活跃起来,"青睐·人文寻访第五季"也顺势推出,此 ...
-
61岁钱穆迎娶27岁胡美琦,无惧流言相伴34年,晚年失明以她为眼
钱穆与妻子胡美琦 撰写国学著作<国史大纲>.创办新亚书院,钱穆先生的一生,都在为钻研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称得上是民国时期闻名遐迩的真正学术宗师. 终生沉醉于文学事业的钱穆,没有太 ...
-
梁培宽先生的可贵之处——许渊冲、梁培宽启示录(下)
梁培宽先生(张建安摄于2018年3月8日) 梁培宽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非常认真.他的那种认真,是理性的.骨子里的认真. 他和父亲梁漱溟一样,总是常常反躬自省,认真地思考,认真地解答,从不刻意掩藏什么 ...
-
钱穆:西方先进的该学, 但绝不能跟着西方学做人
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众多形式.载体甚至乱象纷至沓来,以至于遮蔽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真正面向.钱穆先生曾结合中西文化差异,讲解"中国文化的传统". 他指出,传统并非故纸堆里的" ...
-
钱穆的书法手札欣赏:挺拔方刚如快剑斫阵,或劲气内敛、腴润敦厚
众所周知,钱穆是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同时他还是一位擅长书法的书家.钱穆的许多著作初稿都是以毛笔而书,他曾自述"我对写作有一种习惯,就是喜欢亲笔写缮,早年几乎全用工整的小楷 ...
-
独探华山绝密禁地大上方:大行行来谒天界,高隐隐去傲红尘
每一个事物,都有它鲜为人知的一面!那是一个别有洞天的地方,就比如陶渊明的桃源世界,武侠小说中明教的后山,武当山的悬崖底,都存在一个颠覆性的存在!华山绝密禁地大上方,它不是小说里,也不是想象中,而是真是 ...
-
钱穆先生:母亲虽不识字,她的治家为人却是别人比不上的
先母蔡氏,与先父同年.外祖家住蔡师塘头,在鸿声里西北约里许,距七房桥可三里.-- 先母共育四女五男.平均三年必一育.四女惟先长姊存,五男留得四人.先父先母,温温相守二十六年.闺门之内,相敬如宾,绝 ...
-
钱穆与胡美琦:相差34岁的忘年恋,相濡以沫34年,一生未育无怨悔
钱穆 1990年8月30日,国学大师钱穆老先生在台北杭州南路的一处寓所寿终正寝,享年95岁. 钱穆先生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又是教育家,他逝世的消息一经传出,两岸学界无不震惊悲痛. 于是,来自天南地北的 ...
-
钱穆: 西方先进的该学, 但绝不能跟着西方学做人
✪ 钱穆 [导读]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众多形式.载体甚至乱象纷至沓来,以至于遮蔽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真正面向.钱穆先生曾结合中西文化差异,讲解"中国文化的传统". 他指出,传统并非 ...
-
第2卦、酉月辛亥日,占谒贵求财。
2011-01-19 09:44:001124鋈子详解<增删卜易>卦例第2卦.出自书中第十章:元神忌神旺衰.酉月辛亥日,占谒贵求财,得兑为泽变雷水解:(旬空:寅卯)神煞:桃花-子 驿马-巳 ...
-
四十年两次谒岳庙
四十年两次谒岳庙 岳飞是我上小学时就崇拜的民族英雄.八十年代在湘潭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有过一次外出调研的机会,路过杭州,同学几人在欣赏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时,特地去拜谒了岳坟.记得岳飞墓碑刻有" ...
-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形近词“谒”“遏”的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水莽草》(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形近词"谒""遏"的用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形近词"谒""遏&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