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思乡诗: 山中

作者或出处: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译文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更何况秋风风寒,傍晚暮气沉沉。更难耐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赏析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可以参证的有他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次句“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文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诗歌在艺术上常常是抒情与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但诗人在山中、江边望见的高风送秋、黄叶纷飞之景,正是产生久客之悲、思归之念的触媒;而他登山临水之际又不能不是以我观物,执笔运思之时也不能不是缘情写景,因此,后半首所写之景又必然以前半首所怀之情为胚胎。诗中的情与景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的。前半首的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王勃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诗的韵脚与这首《山中》诗完全相同,抒写的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两诗参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感情并领会诗笔的运用和变化。

(0)

相关推荐

  • 古诗词日历 | 王勃《山中》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长江仿佛也为我感到悲伤,你看它似乎停滞不前:万里之外,才是我的家乡,我想念故乡欲作归计. 何况正属于高劲霜风的傍晚,一座山连着一座山,黄叶正在纷纷凋落. 注 ...

  • 【亲子专栏No.082】聂光玲:坚持学诗第9天,不是“万事开头难”,是开始容易坚持难

    记录|聂光玲 无间断坚持学诗第9天. 王勃的<山中>是我们共同学习的第9首诗. 以前总说"万事开头难",现在觉得开始容易坚持难.如果能把一件正确的事长期坚持下去,这其中 ...

  • 看图识唐诗(1)王勃·山中

    王勃·山中  (选自<当你读懂唐诗千首>) 长江悲已滞,长江似因我长久作客已悲伤得停滞不前, 万里念将归.相距万里的家人也会惦念游子何时将归. 况属高风晚,况且正当傍晚时高处秋风劲吹, 山 ...

  • 『古诗词』思乡诗: 长相思

    作者或出处: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注释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 ...

  • 『古诗词』思乡诗: 泊船瓜洲

    作者或出处: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 ...

  • 『古诗词』思乡诗: 九日登高

    作者或出处:王勃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注释⑴望乡台:地名.这里是借用其名,突出"望乡".⑵那:奈何,为什么.赏析这首诗作于王勃南游 ...

  • 『古诗词』思乡诗: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 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 ...

  • 『古诗词』思乡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 独 ...

  • 『古诗词』思乡诗: 杂诗

    作者或出处: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注释①来日:来的时候.②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③着花未:开花没有?着(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quo ...

  • 『古诗词』思乡诗: 江外思乡

    作者或出处:韦庄江外思乡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 『古诗词』思乡诗: 商山早行

    作者或出处: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释1. 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 ...

  • 『古诗词』思乡诗: 江上送友人南游

    作者或出处:张乔江上送友人南游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