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中‖回望历史,聆听红军在商故事

为了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认真落实市、区委关于开展“牢记嘱托 .  奋进商洛”党建主题活动安排,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在学党史活动中,不断深化对党的认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5月27日,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党支部委员会携商州区文化馆党支部、商州区图书馆党支部全体党员、入党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共29名同志,到丹凤庾岭镇红二十五军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以“回望历史   聆听红军在商故事”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早7:30分,同志们按“中商民研字(2021)02号”文件要求,早早到商洛医院西门口集中,有序乘车,一路顺风东行往丹凤。从丹凤车站路口北折,沿曲曲弯弯通村水泥路攀援莽岭登高去庾岭镇,一路风光无限,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同志们喜笑颜开、欢声笑语、谈笑风生,感觉只是一瞬间,车已至庾岭街。在庾岭街“春永茂”中药铺“鄂豫皖省委第十八次常委会”遗址,丹凤著名红色文化传承人杨青山老师给同志们讲了许多红军故事,并演唱了好几首他创作的歌颂红军的歌曲,同志们报以阵阵热烈的掌声。接着,我们来到了七里荫岭红军烈士陵园,同志们扫墓虔诚、仔细、认真,把墓园杂草、垃圾清扫整理的干干净净。在原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副主任郭述申同志亲笔题写的“庾家河战斗纪念碑”左侧烈士墓园,我主持了“回望历史   聆听红军在商故事”主题党日活动仪式。首先由中共商州民间文化协会党支部委员会书记徐刚民、中共商州区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武建敏向红军先烈敬献了花圈;党员、入党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同志们依次手持金黄金黄的菊花,向红军烈士墓敬献了鲜花;集体向在庾家河战斗中牺牲的红军烈士默哀三分钟。

其次请丹凤著名红色文化传承人、庾家河“春永茂”中药铺医师杨春荣之孙杨青山老师给同志们讲红二十五军庾家河战斗故事:  1934年11月16日,由鄂豫皖苏区红军第二二三团、第二二四团、第二二五团、手枪团共2980名红军将士组建的红二十五军,由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政治部主任戴季英率领,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旗帜,由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经桐柏山区、伏牛山区西进,于1934年12月8日过豫陕交界铁锁关进入陕西商洛洛南县三要司镇,在三要九泉山围击了堵截红军入陕的国民党陕军第四十二师二四八团三营后,于12月9日,部队翻越蟒岭,来到丹凤县庾家河街宿营。红军来到庾家河,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热情款待、提供食宿方便、尽力支援,“春永茂”中药铺医师杨春荣让出自己房子供军部宿办,并支援七百公斤粮食作军粮。12月10日上午,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徐宝珊主持在“春永茂”中药铺召开省委第十八次常委会,省委常委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郑位三、戴季英出席了会议。会议研究了关于加强部队政治工作、关于扩大红军队伍、关于群众工作、关于贯彻落实中华苏维埃相关法令政策、关于建立中共鄂豫陕省委、关于宣传党的路线和当前形势任务等议题。下午1时许,国民党陕军第四十二师二四八团、第六十师三六零团从东山坳口、七里荫岭居高临下包围了庾家河街,发起进攻。手枪团首先与敌人交火,徐海东率二二三团、吴焕先率二二四团、程子华率二二五团全军出击迎敌,就连女医护人员周少兰、戴觉敏、曾纪兰、曹宗凯、余国清、田喜兰等都参加了战斗。战斗中红军将士个个勇如猛虎、顽强拼搏、冲锋陷阵、临危不惧。徐海东率二二三团向敌人猛烈冲锋,首先夺回了东山坳口阵地,二二四团、二二五团也占领了坳口南北两侧高地。敌六十师后续部队第三五五团、第三五七团相继赶到后,在迫击炮、轻重机枪轰击、扫射掩护下,敌人再次发起进攻,争夺阵地战全面展开,战斗更加激烈。山梁上烟雾弥漫,杀声震天,激战中,程子华双手被敌人子弹打了四个窟窿,伤了动脉血管,血流不止,陷入昏迷;徐海东被敌人一颗子弹从左眼下方射进,从颈后穿出,昏倒在阵前,滿头滿脸是血,不省人事;二二四团团长叶光宏一条腿被打断,仍顽强指挥战斗;该团七连机枪手接连牺牲了三名红军勇士,战士们前赴后继,机枪吐火不停,终于压住敌人火力;军部司号员程玉林下颏被敌人子弹打穿,不能吹号,但他利用一小庙掩护,连续投出了几十枚手榴弹,炸死炸伤了一大片一大片敌人,打退了敌人多 次冲击后壮烈牺牲。在七里萌岭,红二十五军将士经过二十多次反复冲杀,战斗直到黄昏,终于把敌人追击狼狈向卢氏方向逃窜而去。

庾家河战斗是红二十五军西进途中最险恶、最残酷、最惨烈的一次战斗,惊天地、泣鬼神,打退了敌人追击,毙伤国民党军800余人,我军也伤亡200余勇士,军、团、营、连多名干部身负重伤。但庾家河战斗取得了红军入陕的胜利,为我党、红二十五军在商洛开辟鄂豫陕革命根椐地奠定了基础。同志们听了红军惨烈的战斗故事,个个眼盈泪花,由中共商州区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武建敏同志引领,面对红军烈士庄严肃穆重温《入党誓词》,个个声似洪钟,震撼山谷。最后向红军烈士三鞠躬。

庾家河之行,给我们过了一次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党日活动。

作者简介:张新中,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一九五零年三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陕西丹凤县竹林关镇人。在武警水电部队服兵役二十五年,转业在商洛市水务局任副局长、调研员退休。现为陕西水文化专家、陕西民俗文化研究协会会员、丹竹书院院士、商洛作协会员、商洛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商洛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商州民间文化研究协会特聘顾问。出版有《竹林关风情》、《竹林关孝歌》、《竹林关传说》、《竹林关道唱》四本书。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方子蝶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悦读苑           松风阁语

                 往事回味        陕西文谭

平台往期作品阅读:

张新中‖平叛老兵刘兴善

张新中‖仁义友善“摇钱会”

张新中‖怀念村里大道场

张新中‖走进毅真工作室

张新中‖冷落了的商洛老街

(0)

相关推荐

  • 翟传海 | 先疲后打奇袭荆紫关

    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 先疲后打奇袭荆紫关 --纪念红25军奇袭荆紫关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向川陕边转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将留在苏区的部队重建红25军.在蒋介石集中重兵对其连续 ...

  • 白富山回忆保卫党中央和陕北苏区的战斗

    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与一直坚持在西北地区进行革命斗争的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次年二月,我红军主力部队决定挥兵东征,东渡天险黄河入山西,狠狠打击蒋介石和国民党内的亲日 ...

  • ​历史回顾:刻骨铭心的反围剿战斗!

    在吡叻州活动的第5突击队,近10年期间,经历了多次敌人大规模军事围剿,双方接触并打了数十场战斗,都付出了牺牲损失. 1979年中期,敌人向我方部队进行军事行动,又开始了一场有针对性的军事围剿. 根据当 ...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主席给彭德怀的诗为何隔39年才发表

    毛泽东的一首诗几乎石沉大海--品读毛泽东<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有一首诗大家都很熟悉,即毛泽东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 ...

  • 去秦岭有哪些好的自驾路线?

    我的回答如下: 大美秦岭,风光无限美好!如今的秦岭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路况良好,路网四通八达,秦岭优质的生态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四面八方的客人前来这里感受.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条比较好的秦岭自驾线路. 秦 ...

  • 红军何以不怕远征难?学习是为了战斗!

    油画<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位来自英国曼彻斯特的传教士薄复礼,曾经跟随的是红二.六军团,也就是任弼时.贺龙的队伍,走过一段长征路. 薄复礼惊奇地发现,红军士兵跟以往见过的其他中国军队完全不同 ...

  • 詹才芳 | 徐向前来到鄂豫皖

    一九二九年六月,鄂豫边革命根据地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四面包围.敌罗霖独立第四旅两个团,李克邦暂编第二旅,夏斗寅十三师补充团,从南北两个方向出动,妄图把根据地的红军围歼在黄安.麻城.光山交界地区. 当时 ...

  • 熄灯号|红军夜渡赤水河,为后续大部队过江打开通路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之际,解放军报微信"熄灯号"特别推出"四史微讲堂"栏目,讲述红色经典,弘扬先辈精神. 四史知识问答 1 ...

  • 汪荣华:与刘伯承相守50年,生育6个子女皆成才,无一出国留学

    1936年春,一日夜深人静,刘伯承在忙完一天的军务后,认认真真地磨了一盘浓墨,然后端坐在桌前,展开信纸,用蝇头小楷写了足足好几页,又郑重地装封好. 第二天一早,刘伯承把这封信,交给了警卫员黄兴,并嘱咐 ...

  • 伍若兰

    人物简介 伍若兰(1903-1929)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长,革命烈士.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女,1903年3月出生于耒阳县城南九眼塘村一户农民家庭.8岁入私塾,12岁入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192 ...

  • 周末见 || 高鸿:文字一家亲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红25军长征开会时遇袭,军长副军长受重伤,科长留墨迹后成正国级

    1934年底,根据上级的指示,红25军2900多人,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等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踏上了长征的征途. 在随 ...

  • 1983年,河南省卢氏县,在一个破旧的民...

    1983年,河南省卢氏县,在一个破旧的民房中,人们找到了已经卧病在床的,陈廷贤,这位曾经为红军引路,立下不凡功勋的英雄,此时已经风烛残年,不禁让人感慨万千,那么,陈延贤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为何能被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