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铁锹与镐头争来的战胜国资格
相关推荐
-
22年前今日:迟到的纪念
一战华工赴欧 时间定格在1998年11月2日,这是一个值得人们铭记的历史性时刻. 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80周年.在巴黎华人聚居的十三区,在巴黎市政府的支持下,为纪念一战中为法国捐躯华工的立碑仪式 ...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上海成立?
查阅了类似标题的文章,有的说当时上海是产业工人集中之地,有的说是新思想新文化交汇点,有的说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通向世界的码头等等,但我认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或者不敢明说,那就让我娓娓道来: 上图是当年的 ...
-
那些年在英、法,14万多名中国劳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我们的历史书上写道,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了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北洋政府代表(即当时中国政府代表)拒绝 ...
-
16万“工具人”的悲惨人生,中国劳工在欧洲的非人待遇
公众号:纵横战略Z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全球性的冲突导致了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越来越多的士兵被转移至前线.战争不仅需要大量的作战人员,而且对于后勤的供应也需要大量的劳工. 战争初期 ...
-
一战赴欧华工大年初一闹新春 苦中作乐缓解思乡之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中国政府提出了"以工代兵"的参战政策,由协约国的私人公司出面来招募华工前往欧洲参战. 1916年首批华工来到了法国,以补充法国的后方劳动力.从那以后,大批的 ...
-
一战15万华工:被鲁迅称为目不识丁,却在巴黎和会为中国赢得2席
"中国劳工闯欧洲"是一段被国人遗忘.被外国人刻意隐藏的历史. 大多数人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战胜了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但是鲜有人知道,这场胜利的背后,其实有 ...
-
老西开事件,天津人民反帝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坐落在滨江道上的这座教堂,过去被称作老西开教堂,它是天津最大也是最著名的天主教堂.老西开教堂因地处法租界,又是法国传教士建造,故旧时亦称之为法国教堂.它的墙体是用红白相间的缸砖砌成,它的顶部是并排的三 ...
-
苦难之余——一战旅法华工的娱乐生活(上)
中国国家历史 人民出版社<中国国家历史>连续出版物唯一官方号 对于旅法华工来说,短暂的休息时间是弥足珍贵的.那么,在有限的闲暇之际他们又是通过何种娱乐活动苦中作乐的呢? 1917年10月的 ...
-
十几万华工被骗出国,说是去挖煤,等待他们的却是几十万法国女郎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 劳工,这个词汇如今已经 ...
-
一战时期,中国输送14万劳工去欧洲战场,战后他们去哪了?
也许鲜少有人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也曾出现过中国人的身影,虽然他们的身份不是战士而是劳工,但他们同样代表中国为一战的胜利做出贡献.只是当时的协约国并不想承认这一事实,直到1988年后法国政府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