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欣赏】孟祥印:松花江赋

文者其人:孟祥印,1981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市。2006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曾先后任黑龙江大学二级学院留学生汉语教师,中文系系秘书、系主任;北大荒日报社编辑、记者;农垦哈尔滨管理局党委宣传部新闻、理论科长,第五届文联主席。从事文学创作多年,有散文、诗歌、小说、散文诗、传统诗词和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多体裁作品百余万字见诸各报刊杂志和网络新媒体。

灵魂匹配,我在另一边等你

广告
展开剩余86%

丁酉暮夏,携女游江。女随嬉询疑,予如情申史,至曦却夕来。聊有散兴,记拙成文,兼赠令师。

万里松江,千载冰城;百丈名苑,十方杰英。白浪连汉,尽勿吉而发北源;银波接天,经夫余而走南汀[1]。流湄故镇,邻三肇而朋张岭;川侧新都,历两朝而共饮冰[2]。二山环抱,一水平临;苍窿为堂,玄野作厅。钟灵弘志,传貂冠之旨令;雅秀敛辞,献草弁以歌行。

抚髫听呦,随江思游。伏羲初诞,推八卦而演宇宙;女娲始元,炼五彩以补冥幽。锦绣聚于水左,庞袤散于滨右。宏象骤现,瑞状层收;六极呈异,四时不周。沐春光之融融,染华物之纤纤;润夏雨之脉脉,聆童纯之喃喃。天挂庆霭,地抹祥岚;渚芳吐翠,洲卉喷丹。鸟上高云,直徙西陵垣瀚;鱼下秋江,横泊东瀛溟渊。晶坎银艮,更胜江南晓雾;白乾素坤,何逊海北辽冰[3]。四望万方嚭荡,一目千里皇明。昼则扬风卷雪,夜则转月奔星。冰铺雪覆,孰履大江东道;日消斗横,谁宿小郡西京。肃慎之地,挹娄之嫡,靺鞨之迹,女真之基[4]。教子若彼,述蒙胡之豪义;诲女如斯,评吴越之德仪。寒门拜将,精诚则为弟子;陋黉迎士,勉励可作兄师。谆谆谕语,咏过潮生涛逝;郎朗习音,诉尽春华秋实。

沄台凭栏,江风满胸。晗昃移换,朝代衰隆。丝竹贯耳,上京阁前鸣凤;桃李争睛,会宁阙下腾龙[5]。口数东明之誉,含风咀颂;心溯祚荣之功,跃鲤飞鸿[6]。仰九曲之苍莽,朝晖映宇;俯十弯之昌煌,昏霞耀穹。是刻长风破浪,泠然往御;翌日遥途持节,慨当赴求[7]。银丝一寸,竭遗经纶造化;金羽三分,广施雅惠才酬。传文授道,莫论千秋不朽;横笔洒墨,但求一世风流[8]!

拥子临江,漪澜殷殷。望江波之淼淼,问世事于浮沉;闻天风之萧萧,惜聚散于合分。公父呕沥,婴犊吐哺,大爱臻此,正业归心。志必藏天纳地,学乃贯古通今;揽倾国之才俊,著天下之名文[9]!其意何尽,江波云云:

松江万里绕松洲,春秋不复又春秋。

江浪尽淘千古事,江沙滚滚洗恩仇。

负子登楼春雷起,临岸成诗江水悠。

遥寄豪情松浒月,烟波钓尽不云愁。

撩襟江畔望江流,渔子江鸭各所求。

潜蛟飞龙凌云志,草芥泥虾随波流。

十里长亭续长梦,一樽短酒去短忧。

河沟小浪不胜叹,天地正气方堪讴。

横江冷雨送轻舟,才子佳人别红楼。

怎奈断肠儿女梦,无非功名难舍丢。

秣马江山成大业,浴血刀兵做王侯。

今朝我不书名赋,谁与争锋令师遒。

宴罢扶槛眺江裙,风吹芦矮现孤坟。

金辽猛将今何在,哪个枭雄不古人。

大浪长沙起风雨,小镇独家落星辰。

古来风云多变幻,今夕日月仍回轮。

遍览名家松江文,无非东施效西颦。

江郎才尽偏作序,江珧肉笃不离根。

都瞻鸿鲤龙门跃,孰听蜉蝣草下吟。

尔来东风醒万物,还看今朝遍地春。

携女游江在今晨,松江汩汩笑童真。

稚声江风唤鸥雀,幼指沙滩画乾坤。

错错杂言怎为赋,寥寥碎语难成文。

无垠宇宙有父女,不尽涛波是缘恩。

注释

[1]勿吉,即同江市,松花江在此汇入黑龙江。今同江市在南北朝时属勿吉。两源,指松花江的两个发源地,北源即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的嫩江,南源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西流松花江。夫余,即夫余国,东北地区第一个民族政权国家(约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前期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

[2]三肇,即肇源、肇州、肇东。张岭,即张广才岭。两朝,指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饮冰,出自《庄子》内篇·卷二中《人间世》,指受命从政、为国忧心。

[3]五行八卦中,坎代表水,艮代表山,乾代表天,坤代表地。

[4]先秦时期,松花江流域和东北地区分布着肃慎、澮貊和东胡三大族系的先民。公元前2000多年,肃慎向帝舜献楉矢石砮。肃慎在汉代称挹娄,在魏晋称勿吉,在隋唐称靺鞨,在金代称女真,在清代称满洲。

[5]上京,指辽上京,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兴筑,初名皇都,后改称上京,为辽代五京之首。会宁,指会宁府,金代都城,位于今哈尔滨市阿城区。

[6]东明,北夷索离人,夫余政权的创始者。大祚荣,粟末人,渤海国(唐时以靺鞨为主体建立的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创始者。

[7]长风破浪,指南朝宗悫,其少有大志,曾云“愿乖长风破万里浪”。泠然,轻妙之貌,语出《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节,即符节,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征调兵将等事务的凭证,是国家的象征。

[8]本句借自本文作者另作《孟姓赋》。

[9]同[8]。

本栏编辑:马明华 微信:mingyue 00526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