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发现国家级极小种群珍稀物种象鼻兰
相关推荐
-
每次大变革,存活下来的不是那些最强大的种群
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他在整个进化当中得出的一个结论:世界上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物种,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对变化做出积极反应的物种.商业竞争也是这样,不是因为你最强壮就存活了,也不 ...
-
我是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些心里话想跟你说……
我的出生 邱开培摄 大家好,我叫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你可以亲切地称呼我"保护区",我出生于1958年,是中国建立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全国热带森林面积最大.生 ...
-
发现特有极危物种川东灯台报春:多次发现极危物种,意味着什么?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9日发布消息称,该管理局在联合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的团队在官山林场调查时,发现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川东灯台报春,呈带状分布,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种群约 ...
-
云南北移亚洲象群迁移110多天,迂回行进1300多公里
2020年3月,北移亚洲象群离开原栖息地--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7月进入普洱,2021年4月16日从普洱市墨江县进入玉溪市元江县,离开其传统栖息地. 4月16日以来,北移亚洲象群迁 ...
-
大生态战略设想——以贵州为例
中国的生态问题是非常严峻的,据2017年的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了356万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有100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在增加,但是原始森林不足10%,森林的质量不高,而且有下降趋势,大量 ...
-
“黄变绿”“少变多”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完成生态蜕变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宁6月20日电 题:"黄变绿""少变多"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完成生态蜕变 作者 李江宁 尹宁 东西连起柴达木盆地和河湟谷地,南北贯通三江 ...
-
青海:世界极度濒危物种普氏原羚14年种群数量增约9倍
2021-04-02 05:35 华人号:中新网 中新社西宁4月1日电 (李江宁)记者4月1日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管理局获悉,该局近期完成了2021年度春季迁徙水鸟.普氏原羚种群监测及野生动物疫源疫 ...
-
传说中的“凤凰”就在云南,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
凤凰 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可浴火重生 是祥瑞的象征 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 总称为凤凰 凤凰齐飞 也是吉祥和谐的象征 有一种民间说 ...
-
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现 多物种数量明显增加
中新网西宁12月30日电 (李江宁)30日,记者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日前,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开展冬季巡护巡查和越冬水鸟.普氏原羚交配前期监测工作.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区域 ...
-
安徽:生态保护区打造鸟儿“自由天堂”
地方平台发布内容安徽学习平台2021-10-14订阅作者:孙皞乾--安徽多措并举保护生物多样性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于10月11日在云南昆明开幕.全世界 ...
-
云南滇金丝猴栖息地
这是在云南省境内拍摄的滇金丝猴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12月22日发布消息说,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成立一年多来,云南以加强滇金丝猴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为目标,引进社会公益组织支持,投资1000余万元,为滇金 ...
-
海南周刊 | 海南这棵陆均松“辈分极高”,已有2600岁,是雨林“树王”
海南陆均松.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谢凯 林木是热带雨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千万万的植物里,为了争取一丝生机,不断向上生长,笔直高大的身板.盘根错节的藤条.吸吮天地精华的根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