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马哲课 | 如果这部手稿没丢,究竟会说些什么?

(0)

相关推荐

  • 休学、谈恋爱、逆袭:他的大学生活,其实和你们差不多

    还是继续讲故事吧. 01 1835年,中学毕业后,对未来尚无明确职业规划的马克思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听从父亲的安排,到了波恩大学读书. 这所大学学风并不浓郁,教学秩序也没有那么井然有序,虽然是四年制大 ...

  • 世界变局与历史观的复兴

    摘要:现代世界自始即以资本作为主导原则,在历史进程中因资本原则的内在矛盾,迄今已然面临着改弦更张的变局.历史唯物主义把"现实-矛盾"原理和"历史-发展"原理相结 ...

  • 《思考与超越》读书笔记之1.2

    1.2A--哲学与实践 在上一章哲学与现实里,俞吾金教授提到哲学对现实的超越,既不能匆忙跟随现实下结论,又不能轻率地以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姿态去指导现实,也就是说,哲学不能和现实贴得太紧和太近,要有自己的 ...

  • 专题研究|论实践唯物主义的两个还原

    论实践唯物主义的两个还原 --从物质还原到实践还原 文/程广云 摘要:本文认为,实践唯物主义"拒斥"或"超越"了形而上学,转向政治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将对象世界理 ...

  • 读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洪堡大学的老校区有一栋老建筑,二楼是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一楼到二楼的大厅写着马克思的一句话,大意是说,过去的哲学家都在想怎么去认识这个世界,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马克思年轻时候在柏林 ...

  • 知行合一,向美而行

    研究生学的马克思哲学,简直让我抓狂. 差点考试不及格. 但我最近读毛泽东<实践论>和<矛盾论>. 包括马克思的传记. 写得超出想象的好. 过去的哲学家,用不同方式阐释世界. 而 ...

  • 思想中的批判

    说到思想,不能不说到批判.批判催生思想,思想不能没有批判.什么是批判呢?按照通常的理解,批判意味着排斥.否定.痛击.这固然如是,但若仅限于此,却会成为对思想的偏狭之见.因为完整意义上的批判,不只是排斥 ...

  • 【德意志意识形态】究竟讲了什么,为什么如此重要?

    小 播 读 书 /// 04/28  2021 <道德经>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如何获得人生幸福?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前面我们介绍了,马克思说,德国古典 ...

  • 目的与手段关系的思考

    本篇论文的中心论题是探讨新时代"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围绕这一中心论题,论文着重探讨新时期目的与手段关系内在矛盾.现实悖论以及坚持目的与手 段的辩证统一.实践活动中,目的是指导,手段 ...

  • 异化劳动的四重含义分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浅析

    异化劳动最初是马克思早年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 (aIienation):哲学和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人道主义思潮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产生,并经过黑格尔和 ...

  • 吴晓明:在对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曲解中,正是教条主义的无头脑掌控了整个局面

    吴晓明:<黑格尔的哲学遗产>自 序 作者: 吴晓明,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哲学院教授.博导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 ---- ...

  • 赫伯特·马尔库塞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 生平与著作 赫伯特·马尔库塞 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