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长眠在这里......(下)
相关推荐
-
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
·故人旧事2020·原创· 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 作者:林宪君 当今世界最令人向往拜访的公墓,非俄罗斯的新圣女公墓莫属. 新圣女公墓位于莫斯科城的西南部,占地7.5公顷,始建于16世纪,起初是教会上层人 ...
-
在新圣女公墓,寻访俄国的那些灵魂(下)|行走
(7月,应国窖1573之邀,前往莫斯科观看世界杯决赛.自然,也会顺访莫斯科的一些人文名胜.而新圣女公墓,是如今中国游客必到之处.许多人写过新圣女公墓,但是,作为受俄罗斯文学影响的半吊子爱好者,我对新圣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十六章 新圣女公墓
到莫斯科一定要去新圣女公墓.在俄罗斯人的心中,墓园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殿堂.新圣女公墓建于16世纪,原来它只是一块埋葬修士的普通墓地,由于环境幽雅和地理位置隐蔽,19世纪渐 ...
-
随笔||俄罗斯游记之莫斯科
俄罗斯游记之莫斯科 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整个城市掩映在一片绿海之中,故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誉.市内建有96座公园,14座花园,400个街心花园,160条林荫道.她是 ...
-
莫斯科:感受俄罗斯人文气息
莫斯科:感受俄罗斯人文气息 采菊悠然 2019-09-25 阅读 273 关注 莫斯科之行,可谓盛宴般的文博之旅,一多半以上时间,都沉浸在各种殿堂级人文艺术氛围中.这也让我们对这个"战斗民族 ...
-
公墓:一处别样的景点
因为文化的原因,国人对公墓没有太多的兴趣,除了清明等节日到亲人坟上烧香祭奠,平常很少会主动到墓地去,更别说把墓地作为一处景点了. 在中国,最有名的公墓应该就是八宝山革命公墓,笔者曾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的早 ...
-
“俄罗斯+北欧4国游”2: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公墓入口 时间:2017年8月8日9:30-11:00 地点: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天气:16-21度,晴有时多云 新圣女公墓 新圣女公墓旁边是新圣母修道院,其中有建于1524年的斯摩棱斯克教堂,此教 ...
-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俄罗斯纪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俄罗斯纪行 文|李培禹 ...
-
辽沈战役5:塔山(下)英雄的灵魂长眠于此
辽沈战役5:塔山(下)英雄的灵魂长眠于此
-
【邢根民报告文学】远足,朝着烈士长眠的方向(下)
远足,朝着烈士长眠的方向(下) 原创/邢根民 祭奠 荔北烈士陵园,花团锦簇,庄严肃穆. 没有嬉闹,没有杂乱,158名交通民警迅速列队,迈着整齐沉重的脚步,走近烈士陵园,停在纪念碑下.带队领导一声令下, ...
-
天主教会在中国之五:凝视夕阳下的墓碑,想起那些长眠在中国的神父修女
-- 这是一个专注研读教会历史的窗口公众号 历史是一方镜鉴,可以明是非: 历史是一架天平,可以知得失, 历史是一座宝库,可以启智慧. 天主教会在中国之五: ...
-
为什么他吩咐家人在墓碑上刻下:虽有善良的想法,但终究一世无成的人长眠于此
在布拉格老城区的西北有个约瑟夫区,是以前犹太人的聚居地.由于历史上欧洲大部分天主教国家对犹太人的敌视态度,很多地方的犹太人过去都被限制在一定区域内生活,布拉格的犹太人就被限制在这个曾被称为"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长眠在采蒲台地下的英雄/王英
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八年,深埋地下的我却时刻不能忘记那个叫徐长明的山东大汉.在我的灵魂深处,他是一位英雄,在我埋身之地采蒲台,他一天之内曾亲手击毙了34个日本鬼子.34个日本鬼子,这样的战绩我相信绝对可 ...
-
练习瑜伽旅程上,我曾在笔记本上写下的一些碎碎念,分享给你.....
练瑜伽,不一定总是会感觉很舒服:你可能会感觉到身体的酸痛:也有可能受伤,还有可能经历身体在恢复其本来的结构和功能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移过性的疼痛:你也会经历挣扎,面对不少失望... 但是正是因为你会直面你 ...
-
怎么请领导心腹吃饭?问:老师好!请教下,...
怎么请领导心腹吃饭? 问:老师好!请教下,可能4-5月份要搞民主推,我想私下先请几个同级的所室负责人吃饭,联络一下感情,但这几个人是我们领导的心腹;这个活动在请之前是不是还需要得到领导的默许?还是私下 ...
-
法院提醒:这9种情况下业主可以拒交或少交物业费!(附案例)
本期聚焦:物业管理费 日常生活中,买完房屋后,总免不了和小区物业打交道,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因各种问题产生纠纷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车辆停在小区内被盗,业主以物业管理不善为由拒交物业费:有些业主认为 ...
-
灵素之问 | 阳旦汤千年误(下)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3月10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第三,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