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话,藏着孩子10年后的未来
相关推荐
-
案例引发的思考
案例引发的思考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一句话成为经典: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教育孩子的问题,当事者会有迷茫,经历者会有遗憾. 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中,上海德育特级教师付丽旻讲 ...
-
亲子之间最好的样子,不过如此
1 昨天,我问妈妈,早知道儿女长大了,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你还会养孩子吗? 妈妈说,为女儿付出,心里是满足的. 生平第一次,挽着妈妈的手,走了很长的路. 明显感觉到,妈妈老了,身体都在渐渐缩小.抱着 ...
-
【家教】我陪你长大,如何做一名“反思型父母”
11月6日,<我陪你长大>上清家教系列微课第四讲发布."我陪你长大"每周微课是松滋市实验小学家校共育中心成立暨"新父母学校实践研究"课题开题背景下创 ...
-
被父母“情绪勒索”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同样在一个教室,别人可以考满分,你怎么不行?真丢人!" "我这么累死累活的,还不是为了你?你能不能争气点?"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是要气死我吗?&q ...
-
有远见的父母, 会用这些方式来教育孩子, 10年后效果显著
前言: 如今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庭最关心的问题, 慢慢的孩子教育方式变得越来越自由, 读书家长开始尊重孩子的想法与意愿,也不会干涉过多. 这样孩子思想才会天马行空与父母的关系也会越来越亲密, 想法还有一 ...
-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10年后差距居然这么大
每周三分钟,学做好父母 各位学生家长们,大家好! 上一期的视频结束,看到很多家长的留言. 一个微信名叫"深呼吸"的家长留言说: "我家女儿六年级,正严重叛逆期,沉迷于手机 ...
-
李玫瑾:话多和话少的孩子,10年后差距明显,原因在父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作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的神奇故事在公安大学学生中流传,课上往往座无虚席. 李玫瑾教授曾分享过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次她刚进电梯,就有一个小 ...
-
最残忍的事,莫过于10年后孩子对你说“当初你们干嘛不逼我?!”
我多年前在美国工作时,有位华裔同事.他两三岁随父母从台湾来到美国,上了一个州立大学,毕业时正值美国1990年那一轮经济萧条,开始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就回台湾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才回到美国. 他在公司里很 ...
-
10 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来自这 7 种家庭!
自古以来,父母之爱子,殷殷切切. 皆盼望着子可成龙,女能成凤,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展宏图,前程似锦. 然而,孩子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取决于父母的. 教育家卢梭曾言:"人的教育 ...
-
美国心理学家:从小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10年后的差别太大了
育儿是一场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却是我们自己. 大家好,我是奶油妈妈.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项惊人的调查,从全国各地的普通家庭中挑选了100个孩子,分成两组:50名是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另50名是对 ...
-
李玫瑾:10年后,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真的差别巨大……
李玫瑾:10年后,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真的差别巨大……
-
10年后我们的孩子该如何选择职业?这篇文章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小tips:先看视频,再读文章,效果更佳! 网上有个小段子,说:"我一个月挣5万块钱,在外面创业干得再好,我妈觉得你一天到晚在外面鬼混,与其在外面继续飘着,不如回老家三线城市考个公务员,或者 ...
-
10年后,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存款,不是房子,而是这项能力
知乎上很多人问,学什么能由内而外提升一个人的气质? 点赞数和留言数最多的,是练字. 深以为然,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风骨. 字写得好的人,下笔就彰显出内在的气质,寥寥几笔,字里行间,透露着外在的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