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阳光的香味》原文及赏析

  原文: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一季稻谷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苓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绽出土地。细心地聆听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①旁边,稻子已经铺平摊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谷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也染上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山堆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都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子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哲学。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闻到什么没有?”

  “我闻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谷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膛;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个大学生,暑假偶尔帮忙,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了决心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谷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的`味道,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泻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原因。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昙花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地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退化了。”

  注:①稻:这里指晒谷场

  [美文品评]

  本文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哲理性散文,又称《光之香》。文章记述了一个城里人与一位放弃城市华生活回到乡村皈依土地、阳光,反归真的原本是大学生的农夫一起晒稻谷的故事,围绕着“阳光的香气”,将“绘—嗅—忆—议—盼”几个材料串联起来,表达了对远离自然的忧虑和回归自然的渴盼,使读者跟随作者的叙述唤醒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天性,一起感受大自然天赋之香的幸福心情以及渴望回归自然的迫切愿望。从而表明了人与大自然的日益疏远的现实,表达了人类应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深刻立意。

  [精题细思]

  1.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2.根据你的体会,分“由于阳光的照射,稻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3.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

  4.联系全文,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答:

  [答案详解]

  1、因为植物生长本无声音,作者用“想着”一词是在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生机活力,并带领读者一起去静心感悟这大自然的生命之声,让人们感受自然,亲近自然。更富有表现力。

  2、这句话首先写出了阳光的作用:“耀着金色的光泽”是阳光带来的良好的收成和劳动的美好;“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是阳光带来的健康的体魄和阳刚之美,这都是大自然的赐予,这是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结果,与下文写轻年农夫扎根农村,回归自然,以及感受阳光之香照应。

  3、夜来香和昙花虽是香气浓郁,但却是脱离自然脱离了阳光,只在夜间开放,所以是一种阴柔之美,而没有那种壮美之感,也正如年轻的农夫当年想象着都市里多姿多彩的生活,都市生活虽然多彩,但却脱离了大自然,让人嗅觉退化,没有回归大自然亲近自然的那种开阔壮美,表现了对阳光的赞美。

  或答:夜来香和昙花夜间开花,所以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是一种拟人说法,与农夫决心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光之美的观点。

  4、本文通过表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等,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性。写的是作者表达了对远离自然的忧虑和回归自然的渴盼,使读者跟随作者的叙述唤醒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天性,一起感受大自然天赋之香的幸福心情以及渴望回归自然的迫切愿望。从而表明了人与大自然的日益疏远的现实,表达了人类应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深刻立意。

(0)

相关推荐

  • 替雨谢谢你

    春天,农夫种下了稻子.没多久,小秧苗长了很多虫子,眼看就要被啃光了. 农夫坐在地头无助地哭:"谁来帮帮我呀--" 一群云雀飞过来说:"我们帮你捉虫子吧!等稻子熟了能不能给 ...

  • 寸晓玲 | 沉睡的稻香

    2020"富春山居·味道山乡"杯青少年主题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沉睡的稻香 三等奖作品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 361班  寸晓玲  指导教师:段晓梅 或许是稻谷在经历阳光照射 ...

  • 朗诵 | 那些个稻子,在流泪

    中国诗歌文学精品 <那些个稻子,在流泪>来自中国诗歌文学精品00:0003:11 那些个稻子,在流泪 作者 这把伞,朗诵 艾米 一望无际的田野,泪雨蒙蒙 我知道 稻子在流泪 老天在下雨 这 ...

  • 春天花语

    -------------------------- 请关注"阳光户外",阳光脚步带你走进户外,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 春天花语 ...

  • 俞文昊 | 稻香

    2020"富春山居·味道山乡"杯青少年主题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稻香 三等奖作品 春建中小  六(2)班 俞文昊  指导教师:陈春妹 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微风中轻轻拂动,就像层层涟漪,还有 ...

  • 高一诺 | 味道山乡渔浦稻香——记渔山稻香节

    2020"富春山居·味道山乡"杯青少年主题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味道山乡渔浦稻香 --记渔山稻香节 一等奖作品 银湖街道高桥小学  六(4)班 高一诺   指导老师:詹美华 远处蔚蓝天 ...

  • 林清玄散文《随风吹笛》原文及赏析

    随风吹笛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 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嫡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 ...

  • 林清玄《心里的宝玉》原文及赏析

    心里的宝玉 一位想要学习玉石鉴定的青年,不远千里的去找一个老的玉石家,学习王的鉴定. 当他见到老师傅,说明了自己学王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像老师傅一样,成为玉石的专家. 老师傅随手拿一块玉给他,叫他捏紧 ...

  • 林清玄作品《温一壶月光下酒》原文及赏析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林清玄作品<温一壶 ...

  • 林清玄《玫瑰奇迹》原文及赏析

    玫瑰奇迹 有一天,突然兴起这样的念头:到台北我曾住过的旧居去看看!于是冒着满天的小雨出去,到了铜山街.罗斯福路.安和路,也去了景美的小巷.木栅的山庄.考试院旁的平房-- 虽然我是用一种平常的态度去看, ...

  • 《石头记》序|原文|翻译|赏析

    吾闻绛树两歌, 一声在喉, 一声在鼻①;黄华二牍, 左腕能楷,右腕能草②.神乎技矣!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 一声也而两歌, 一手也而二牍, 此万万所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 ...

  • 何其芳诗歌《生活是多么广阔》原文及赏析

    发布时间:2020-11-28 16:23责编:千面之神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现在 [导语]: <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 ...

  • 琴赋原文及赏析

    琴赋 嵇康 [魏晋] 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然 ...

  • 鹧鸪词二首原文|翻译|赏析

    鹧鸪词二首 作者: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空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 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 岭外行人少,天涯北客稀.鹧 ...

  •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原文,翻译,赏析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