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荣:家乡的名片---美丽的格子河
编者按:要教会别人游泳,教练自己必须会游泳;教练会游泳,也不能只站在岸上指挥,要教会学员游泳,教练必先下水示范。“下水作文”也由此引申过来。表示老师与同学一样,也在写作文,老师就是教练,光有理论不行,还得亲自实践。今天编发的这篇文章就是茶店民族中学语文教师向荣老师写的一篇“下水作文”。本文收编进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家乡的名片---恩施自治州2011年中考高分作文选》。

向荣
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长期担任学校教务主任、副校长,校刊《茶花》创始人,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学校语文学科把关教师,学科带头人。
家乡的名片---美丽的格子河
巴东县茶店子镇民族初级中学 向 荣
秀丽的峰林,清澈的小溪,古朴的山寨,勾勒出一幅幅迤逦的自然景观,当地人自豪地称之为“三峡小桂林”,这便是我的家乡:一张让我魂牵梦绕、让人望之兴叹的“名片”---格子河。
这是一片充满诗情画意、拥有绝世景观的秀丽山川。
格子河位于巴东县绿葱坡镇海拔1200米的河谷地带,在不超过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形成一个由石林、石屏、夹巷子、庙观遗址组成的景区。景区内石林巨岩之间形成的巷道纵横交错,巷巷相通,形似棋盘,格子俨然,故名“格子河”。漫步石林,怪石奇峰形态各异:有的形如圆柱,挺拔独立;有的形如蘑菇,如巨人打伞;有的尖似刀剑,直指苍穹;有的若昂首将军,威风凛凛。特别是那有着穿心透亮的岩孔、怪石横卧峰顶、巍然立于石林间的“双峰骆驼”;长1500余米,高百余米,形如屏障的千米石屏,与石林隔河相望,有如藏书万卷的书库,临河耸立;夹巷子、九龙观坐落石屏中,有幽径通行其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你仿佛置身于“百里画廊”,不由得要发出“徜徉石林间,人在画中游”的感慨!

我摘过格子河的野花和野草,它们依偎着乱石,须翼翼小心地爬过去,斜身匍伏,方能触摸它们妙嫚的身姿。那时,我用耳朵而不是鼻子闻着花香草味,我用眼睛而不是耳朵听着河水哗哗的流动声。只有在这时,绝无打扰的世外景象,才可以清洗掉经年的嘈杂和疲累。
这是一块源自神话传说、带有神秘色彩的风水宝地。
格子河原名叫做清水溪,小溪的南岸,有一个青草坪。青草坪里,长着一棵高大的油杉树,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既避风雨又遮太阳,在树底下歇凉,很舒畅。有一天,神农氏带着徒弟娃采药,涉山过水,尝百草,采百药,走到清水溪,看到油杉树下阴凉爽宜,神农便放下药锄子,要和徒弟下一盘棋,神农平日下棋总是赢家,徒弟不是他的对手,可那天下棋下一盘输一盘,每盘都只剩个“孤将军”。下着下着神农恼火了,一脚踢翻棋盘子,药锄子一拿,背篓一背,气冲冲地走了。徒弟吓慌了神,连忙追师傅,不言不语地跟在后头走。走过了清水溪,徒弟想起棋子和棋盘还在油杉树下,棋子是金子做的,棋盘是银子做的,丢了怎么得了呢?徒弟连忙告诉师傅。神农一听,连忙转身和徒弟找棋子。走到油杉树下,棋子棋盘不见了,棋盘变成了一格一格的石巷子,棋子变成了一个一个岩桩子。神农叹一口气,说:“该我没得棋子哒,这地方今后就叫格子河吧!”格子河名字的传说是这样动听,当地村民说一个个秀丽的石柱子上还有神农的手印呢!

一个人会有多少完美的故事呢?石沙沉积,风雨侵蚀,我们听到的不过是几丝遥远的痕迹;一个人又会有多少经典的传说呢?百转千回,逶迤荡漾,我们认定的不过是像格子河水大致的方向罢了。
这是一方有着淳朴民风、具有孕养特质的育人摇篮。
美丽的格子河如慈爱的母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性格迥异的“子民”。活泼开朗的土家汉子,用热情的眼神迎接你的到来,然后伸出玉臂,为你指引远去的方向。含蓄矜持的土家妹子,会躲在某个山梁的后面,当你的身影疾行而过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回头,因为你已惊艳于她娇小而又有独特蕴味的美丽。

秀丽的山水养育着一辈又一辈吃苦耐劳、敢想敢干、勇于开拓进取的格子河人,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他们用肩挑背扛修通了崎岖的盘山大道,如今他们大多又离开家乡,为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可他们从未忘记生养他们的土地,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繁华,他们都会把根深深地扎在格子河的土地上,因为他们深爱着这片土地!

朋友,你可能没有去过格子河,就请你来到这美丽的景区吧,有丽山秀水,你也就有了美好的心境,无论春暖花开抑或秋寒叶尽,格子河都会与你为友。
我愿意把这份精美的名片分发给所有热爱自己家乡的人,与之共享这份美丽。
(注:此文收编进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家乡的名片--恩施自治州2011年中考高分作文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