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意外挖出汉代古墓群,占地1000多平方米,共计27座墓葬

海宁是一座历史文化古韵颇深的城市,当年著名学者王国维就出生在这里。每年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到这里游玩,欣赏一下独特的风景。

在别人的眼中海宁是一座风景迷人的城市,然而在考古学家眼中,海宁隐藏着很多上千年的秘密,比如在此之前发掘的两座汉代古墓,至今墓主人的身份还是一个谜。

当时工人在海宁的武袁公路施工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比较奇特的砖石,随着施工进度的加快,这些青砖石是越来越多,相关负责人感觉现场不对劲于是赶紧把这个情况上报了海宁当地的文物部门,于是相关考古学家对这里展开了勘探调查工作。

海宁市文物部门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了现场情况,并确定此处有古代墓葬群。经过前期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最后考古学家发现在这个地方原来存在着一个古墓群。

这个古墓群位于袁花镇夹山村姚弯岭附近,根据出土的一些青砖质地来看,考古学家初步确定这是一座汉代的古墓群。

这座汉代古墓群的规模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整个古墓群的占地面积就达到了1000多平方米,考古学家在清理墓葬的过程中,总共计算出这里有27座古墓,而这27座古墓并非都是汉代时期,也有宋代古墓1座,包括良渚文化墓葬5座。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与这些古墓相比,考古学家发掘的这两座汉代古墓陪葬品非常多,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可以说汉王朝是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对于汉代历史文化的了解,我们最直接的接触手段之一就是考古,尤其是汉代墓葬发掘,它可以较为有效、清晰地还原历史事实。

考古学家在姚湾岭发现的汉代古墓群有的一部分其实是已经被破坏了,考古学家于是开始实施抢救性挖掘。

这座墓室有很长的一条通道,地下墓室,规模虽然不大,但雕饰繁缛,有的物场景也以砖雕形式表现,同时在壁画施以重彩,冥间幽室的雕饰堪比世间居室。

另外在这座古墓中还有一些重要的陪葬物品,比如其中有一个器物名叫盘口壶,它属于硬陶,烧制温度较高,与其他文物相比,这个文物保存较完整。

可以依稀看到一些纹饰,两边还有耳朵。在盘口壶旁边,还有3个陶罐,根据这个文物的形态,考古学家可以初步判断此物就是泥质红陶。

据了解,汉代生产的陶器,制陶手工业在汉代得到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泥料的选择和配制越发精细,无论是泥质陶还是夹砂陶,无论是饮食器具还是储藏类巨型用具,都比较精细,成型规整、实用。

在出土文物中,这个陶罐较为罕见,对研究汉代历史和当时的社会风俗有一定历史价值,也是重要的文物资料,极具收藏价值。

此次考古学家挖掘工作任务繁重,在清理现场后,考古学家挖掘出的文物总计达到300多件,不过这两座汉代古墓的墓主人身份疑似是家族关系,具体身份还并未知道。

为了确认墓葬的年份、主人等信息,考古专家经过与当地多处部门协调后,决定把棺材运送到杭州,进入深入的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