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基本功||共鸣控制和训练

一.共鸣腔及其作用

发音体之间的共振现象叫做共鸣。人体发声的共鸣是指喉部的声带发出的声音,经过声道共鸣器官,引起它们的共振而扩大,变得震荡、响亮,圆润有弹性,刚柔适度,形成各种不同的色彩。这样的声音传送较远,可塑性大。

人的声道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鼻腔等。胸腔共鸣能使声音浑厚、洪亮;口腔共鸣能使声音结实、明亮;鼻腔共鸣能使声音明丽、高亢。对教师来说,采取“口腔为主,三腔共鸣”的方式为最佳,用这样的共鸣方式发出的声音,既圆润丰满,洪亮浑厚,又朴实自然,清晰真切。

二.共鸣控制训练的注意事项:

1、脊背挺直而舒展,颈要正,不前探,不后挫;放松颈部肌肉,保持咽道通畅;两肩自然下垂。

2、胸部不要故意挺出,要自然放松,吸气不要过满。

3、下颌放松,活动灵便,适当打开口腔,上下槽牙间保持一定距离。

4、声带发出的声音,要像一条带子,下与气息相连,从小腹抽出,垂直向上,经过咽部,成为一束声流,沿上颚,中线向前,冲击上颚前部,流出口外。

练习共鸣腔的功能,首先要保护好声带,呼吸要均匀,减少声带的负担,经常练习“气泡音”活动声带,把发声器官锻炼的结实、耐久。

三.共鸣训练

(一).口腔共鸣训练

1、唇齿贴近,提高声音明亮度。

收紧双唇,使其贴近上下齿。先做单音训练,然后扩展为词句,并比较自己过去的发音。

2、从容的发复韵母ai.ei.ao.ou,读时注意体会声束沿上颚中线前滑,挂在前颚的感觉。

3、调节颈部姿态,竖起后咽部,发韵母a.o.e.i.u,读时注意体会上下贯通的共鸣感觉。

4、改善u,.o的音色。唇齿靠近,减少突起。

(二)胸腔共鸣训练:

1.体会胸腔共鸣:

用较低的声音发ha音,声音不要过亮,逐渐降低音高,找到从胸腔发出的感觉。也可适当加大音量,并用手轻按胸部,用a做练习音,从高到低,从实到虚发长音,体会哪一段声音胸腔振动强烈,然后在这一声音阶段做胸腔共鸣训练,一般说来,较低又柔和的声音易于产生胸腔共鸣。

2.适当增强胸腔共鸣

练习朗读下列含有a音的词:

反叛 散漫 武汉 计划 到达 白发 出嫁

然后,用适当的低音练习朗读《春晓》,注意加强韵脚的胸腔共鸣。

3.音高练习

选一句话,在本人音域范围内,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体会胸腔共鸣的加强。

4.加强胸部响点的练习

用较低的声音弹发hā音,体会胸部响点,由低到高一声声地弹发,体会胸部响点的上移和下移。

(三)鼻腔共鸣训练

1.体会鼻腔共鸣

用i,a练习,利用软腭下降将元音部分鼻化,体会鼻腔共鸣:I-- a--

2.交替发口音a和鼻音ma,a-ma-a-ma

发口音时软腭上挺,堵住鼻腔通路,体会口腔共鸣,发鼻音时,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反复练习,体会软腭上挺或下垂的不同感觉。

3.鼻腔共鸣练习

一般说来,a的舌位低,鼻腔共鸣弱,鼻腔共鸣时软腭下降幅度可稍大些。i、u,舌位高,口腔通路窄,气流容易进入鼻腔,因此,软腭不可下降过多,否则会使元音鼻化,造成鼻音;

练习:

妈妈,买卖,小猫,隐瞒,出门,戏迷,分秒,人民,姓名

3、 减少鼻音色彩

有鼻音习惯的发音,常常韵母的元音部分完全鼻化。可用手捏住鼻子,用下列音节来检查是否过分使用鼻腔共鸣。如果鼻腔从元音开始就共振,表明鼻腔共鸣使用过度,应减少元音的鼻化程度。

渊源 黄昏 间断 湘江 光芒 荒凉

(四)三腔共鸣的训练

1 夸张四声练习

选择韵母音素较多的成语或词语,运用共鸣技能作夸张声调的训练:山-明-水-秀,黑-白-分-明,融-会-贯-通

2 大声的呼唤练习

假设一个目标在80-100米处,呼唤:

老王,等一等!苗--苗,早点回家!

呼唤时,注意控制气息,并注意延长音节,体会三腔共鸣。

3 绕口令练习

(1)桃子李子梨子栗子桔子榛子载满院子村子和寨子,蚕丝生丝熟丝缫丝染丝晒丝纺丝织丝自制粗丝细丝人造丝。

(2)名词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助词连词组成诗词唱词和快板词

[提示]绕口令中间略微停顿,快速收气,进行补气练习,放慢语速,声音哄亮,体会共鸣效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