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范仲淹源流世系

(0)

相关推荐

  • 范氏家族支系迁徙考略

    2001年2月,陕西省旬阳县尖山乡发现了一部以范仲淹家族为主线的范氏家谱及范仲淹塑像.这是继辽宁省灯塔市柳合子镇发现手写本<由宋入清范氏家乘>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此谱为高平堂<范氏大 ...

  • 范姓源流及范姓名人与苏州(修订)

    范姓源流及范姓名人与苏州 换一个角度看,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迁徙移民史.看葛剑雄教授关于人口.移民史的书,更容易看清历史的表里.在清末梁启超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对源于西方的 ...

  • 【谱牒源流】从蜀系基祖文翁到天祥公,文氏最齐全的世代源流资料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恳亲问祖,分享最新资讯.传播文氏文 ...

  • 姓氏文化探源——范姓

    LOGO 范 fanxing 姓 姓氏文化探源 姓氏释义 范读作fàn,是形声字,艹(艸)为形,氾(fán)为声.范本指一种草(见<说文>),现多用作姓氏.范是范的繁体,车为形,笵(fàn ...

  • 淳安余氏:汾口高湖

    <萝蔓青嶂芳山余氏宗谱> 书名据版心题,扉页题<芳山余氏宗谱>.光绪三十年溪西惇睦堂开局,纂修余良芳.协修余正福.为芳山文巽公支溪西.溪西上边.塘后派,文佐支丘峰.燕山派,孔山 ...

  • “范”姓源流

    范,高平郡(晋时为高平国,治所在昌邑,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四十里.南朝刘宋时期置郡,郡治移至高平,即今山东邹县西南).尧的后人刘累裔孙杜隰叔,其父杜伯在周宣王时无罪被杀, 叔逃到晋国,其子杜葛在晋国任士 ...

  • 苏州范仲淹世系、吴县范氏

    迟到的发帖.本应网友之约也. 这一家族来自邠州,属于近代世系===可考而不间断的上限为唐末,以上不详.有的说法说是唐宰相范履冰(河内人)之后,以前我还相信,后来才发现明显是虚构.想当然了,攀附唐代宰相 ...

  • 北宋名相寇准这篇传世奇文《六悔铭》,全文仅四十二个字,说尽人生六大悔事

    一辈子那么长,谁的心里没有几件后悔的事.北宋名相寇准有一篇传世奇文,全文短短六句话,四十二个字,却说尽了人生六大悔事,看完后不禁潸然泪下.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对这篇文章推崇备至,将他奉为经典,时刻用于 ...

  • 【忍经】骂如不闻——北宋名相富弼的故事

    北宋名相富弼之画像 <忍经>为元朝人吴亮所著.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杭州人吴亮汇集历代名人有关"忍"的言论和历史上隐忍谦让.忠厚宽恕的人物.事例汇编而成 ...

  • 走进诸葛镇泉塘村:王氏始祖为北宋名相王旦

    走进诸葛镇泉塘村:王氏始祖为北宋名相王旦 诸葛镇泉塘行政村位于诸葛镇政府驻地南偏西4500米.村民委员会驻泉塘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自然村内有塘,泉水终年不竭,故名泉塘,村以塘名.地处丘陵,区域面积0 ...

  • 很多朝代有一个名相就可以兴国,为什么北宋名相十几个却搞成了一副烂摊子?

    所谓名相,即挽狂澜于既倒,以一己之力兴盛一个国家的旷世奇才,比如秦之商鞅.汉之萧何.蜀之诸葛亮.在世人眼中,北宋国祚一百六十七年,名相辈出,如赵普.吕夷简.韩琦.富弼.司马光.王安石.文彦博.寇准等. ...

  • 北宋名相写《渔家傲》,豪放词风深深影响苏辛,通篇都是千古名句

    北宋名相写<渔家傲>,豪放词风深深影响苏辛,通篇都是千古名句 原创2021-02-11 15:06:56·暮城烟雨遥 北宋名相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论政治才华,他 ...

  • 北宋名相寇准简介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名相. 寇准父寇湘,后晋开运中,很有学问,应辟为魏王府记室参军.寇准出生于山西太谷县,年少时期豪爽嗜酒,性格大方,喜欢在 ...

  • 中华许姓上古高阳许国源流世系履历表(转载)

    许  羌1世(前2718-前2559)炎帝11世,姜器公之子,名缙云,字比时,号高阳.少昊老师,黄帝师弟.生       于炎帝榆罔三十六年癸卯,初为黄帝夏官,后为黄帝巫师(军师),佐帝有大功封许,建 ...

  • 北宋名相王安石嗣孙王棣,坚守孤城,血战金兵而殉难!

    文/晚风暮雨 南宋初年,金国铁骑南侵,在开德府(今河南濮阳)遭到知府王棣的强力抗击,血战金军的王棣不仅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还有一个更出名的身份:北宋名相王安石的嗣孙!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 ...

  • 北宋名相王安石如何用4个字,成功把到手的状元给弄丢了?

    文/晚风暮雨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改革家和文学家,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成绩排名第一,却因为文章中出现4个字,惹怒了皇帝,最终与状元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