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的前世今生:南非是怎样从“发达国家”一步步走向滑坡的?

非洲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可以找到很多关于制度和人性的反面教材,表现糟糕的国家和地区太多,以至于不少同学对非洲及其人民抱有不小的偏见,但是这种偏见搁到南非身上就要自动减轻一些。

南非的工业体系比较完整,过去有过几次经济高速发展生活奔小康的经历,是整个非洲大陆最接近发达国家的国家。但是就在前不久南非的主权信用等级已经被好几家国际评级机构调低到“垃圾级”,这就意味着大家对南非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信心不足,也意味着南非政府缺钱了想融资时也没过去那么容易。

毫无疑问南非是个有故事的国家,曾经的辉煌崛起和他后来的残酷历史以及现在的迅速衰落都是故事,我们今天就聊聊它崛起之前的那段故事。

(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

开始的开始,是大胆的欧洲人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扬帆漂流,那正是大航海时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麦哲伦、哥伦布等一大批勤奋并且幸运的航海家在此期间名利双收被世人载入史册,巨大的诱惑下同时期不少国家的水手们争先恐后跳上船开始了自己那凶多吉少的出海探索,生活嘛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远方的未知世界被他们想象成一个遍地黄金和钻石的地方;而那些后来被占领土地上的居民们当时却对此毫无察觉,在他们看来世界就是脚下的灌木或远方的大海,如果他们是人,那他们就是唯一的人;如果他们不是人,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人。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图)

1652年,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人注意到了南非的一块风水宝地,这里风平、浪静、水深,是一个天然的良港,于是荷兰人对此地稍加改造修建了一个港口,依托这个港口很快就出现了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在365年后的今天已经变得非常繁荣和著名,这就是南非第二大城市兼南非的立法首都开普敦,今天从开普敦市区朝西南方向开车走52公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好望角。开普敦开港200年后的1859年,埃及人用10万劳力花了11年时间凿开了联通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这就意味着在运河挖通之前的200年里开普敦港是欧洲的梦想家们永远绕不开的中转站。

有一句话说雁过拔毛就可以致富,但当时经营开普敦港的荷兰人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拔毛,因为往来的船只很多而且不少都满载从殖民地抢来的宝贝,水手们心情好出手阔绰,也就是说路过开普敦的大雁都很肥,自己挠痒痒掉下来的毛都足以让荷兰人放心地累积财富。

(南非开普敦港)

荷兰人就这样因为自己的勤劳和眼光独到过上了躺着数钱的日子,而且这种日子一过就是上百年。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躺着数钱的日子过久了很大可能会出事,守着开普敦港的荷兰人也确实出了事,要不然我们今天提到荷兰就不该只有风车和郁金香了,到底出了什么事呢?

事情要从英国说起。时间到了18世纪末期,英国成了大海上那个装备好、出手狠的大哥,不但对马车夫荷兰人各种挤兑,还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苦战7年后制服了法国,一时之间横行海上没有对手,日不落帝国就这样随着太阳从海平面升起,并且光芒万丈地爬到了半空之中。

(现代复制了荷兰当年的商船)

到了19时期初期,英国这位大哥的殖民地已经遍布全球,那个著名的东印度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就在印度,该公司在那边大搞农作物种植并且将收获后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对大英帝国的原始积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前文提到的苏伊士运河的挖通也是50年之后的事了,所以说那个时候东印度公司的职员们想来瓶原装的苏格兰威士忌解解馋或买个原装的伦敦烟斗过过瘾,还必须要老家亲戚绕过遥远的好望角给送过来。

来往的次数多了英国人对开普敦码头也就非常熟悉,他们在开普敦的酒店阳台上望着日进斗金红光满面的荷兰人突然就醒悟了,我已做大哥好多年,干嘛不把眼前这个地方给拿下呢?于是礼貌的英国人开始找荷兰人商量关于把开普敦送给自己经营的事,如果谈不拢的话那就用武力手段解决,这个就是所谓的先礼后兵。后来事实证明还是直接动手效率更高,因为荷兰人确实是在英国人的武力逼迫下交出了开普敦港。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迫于英国绅士发达的四肢,荷兰人拖家带口一步三回头地朝着南非的内陆地区走去,半路上碰到了同样被英国人赶入内陆的法国人,于是荷兰人和法国人手拉手一路向北离开那有梦的地方,最后在南非内陆的豪登省附近开始了新的生活,不过当年那个地方不是现在的豪登省,而是包括豪登省在内的一个大省叫做德兰士瓦。荷兰人和法国人在那里发挥的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南泥湾精神,毕竟那是一个野蛮的时代,因此白人对黑人们可是没少动粗;毕竟无论欧洲白人还是非洲黑人都没学过种植和栽培,所以他们当时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放牧。

荷兰人和法国人一起手拉手心连心放了几十年牧后感情深厚不分彼此,竟然相互融合诞生了一个新的白人品种,那就是布尔人,这些布尔人后来在英国大哥的点头同意下,于1852年在他们的牧区建立了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两个殖民地国家。想必这个时候的布尔人经常会坐在羊堆里仰望星空发出阵阵感慨,当年他们的父辈们从老家出发梦想着寻找一个遍地黄金和钻石的地方,如今到他们这辈人却只能跟黑人和羊群为伴,真是造化弄人啊。那么这遍地黄金和钻石的地方究竟在哪儿呢?

(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非法旷工)

这地方它不在天边就在他们脚下。1867年一个布尔人小孩雅各布斯在放羊的路上一不小心捡到了一颗透明的石头,这东西不大就鸽子蛋那么点大;后来一个小女孩在金伯利地区也捡到了一颗透明的石头,这一颗就要大的多了,有拳头那么大。这些透明的石头就是所谓的金刚石,切割打磨加工成多面体后就华丽变身成为昂贵的钻石。那颗拳头大的钻石就是南非历史上最大的南非之星钻石。

时间到了1884年,布尔人又在德兰士瓦发现了巨型的金矿!于是整个南非地区沸腾了,腿脚灵便的人都蜂拥到发现钻石和金子的地方寻宝,而躺在开普敦捡大雁羽毛的英国绅士们也丢掉烟斗和威士忌酒瓶赶往内陆,海边的风景早已看够,曾经自己也同样梦想过一个遍地黄金和钻石的地方,原来这地方就在身后,敢情当初是把荷兰人赶进山里替自己寻宝去了!据现在的数据统计,南非的黄金储量占全世界的60%,白金储量占全世界的87%,因此我们在这儿说南非就是那个遍地黄金和钻石的地方,可不只是为了文学效果而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重达603克拉的南非钻石“莱索托诺言”)

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对于布尔人来说,这个时候任何冲着他们牧区而来的人都不是过来帮自己搞产业升级发展经济的,而是来抢金子和钻石的,尤其是从开普敦赶过来的英国人更是不怀好意。想当年自己的父辈们驾船外出,把热血洒在了大西洋的风浪里,也洒在了英国人的炮火里,如今好不容易安顿下来英国人又把他们给包围了,用扩音器朝他们喊:请你们乖乖交出金子和钻石,否则后果自负。

大家都是打欧洲过来的,何必如此不给人活路呢,于是誓死不从的布尔人跟英国人动手了,这场战争从1899年开始持续了3年,3年里英军先后投入近45万人的兵力,几乎超过了当地布尔人的总人口数,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也依旧没能使当地人屈服,最后筋疲力尽的交战双方决定用他们西方人的传统方式解决问题,那就是坐下来谈判,谈判的结果是这两个殖民地国家以英国自治领的身份加入了大英帝国。

(南非警察在盘查一名非法采金的旷工)

30年之后也就是在1934年南非脱离了英国殖民地,又过了30年也就是1961年南非退出了英联邦,一个独立自主的南非共和国这才彻底出现在了非洲大陆的南部。从以上这一段血泪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自打南非出现在世人面前到它独立建国,基本上都是外来白人在镜头前做主角花力气,而黑人在这个过程中要么打酱油要么干苦力纯属不露面没台词的小龙套。

所以,南非建国之后白人就觉得虽然这里是距离老家非常遥远的非洲,但是这个国家就是他们白人建设起来的,白人理应享受各种特权,而黑人全程干的是放羊犁地的活儿自然是没多少功劳,如果老家那一套民主体制直接拿过来用,那么黑人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肯定会利用选票把他们白人赶进山里和海里,所以该如何平衡制度和人口之间的关系呢?著名的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就诞生了。

钻石、黄金、土地和白人的南非

当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因为淘金热而乐此不疲的时候,南非发现了钻石(Diamod)。

有人说过:“是钻石,改变了南非的命运”。

1867年,南非的金伯利发现了钻石矿,几乎是一夜之间,钻石热席卷了整个南非,大量移民蜂拥而至。1869年,金伯利又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南非之星”(83.5克拉,约16.7克),这下子,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迅速发迹,大量资本和工人入驻。

此后20年内金伯利出产了世界95%的钻石,不少人一夜暴富,而南非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一颗永流传”。

19世纪,西方殖民者在南非金伯利开采钻石矿

但是上苍似乎对南非格外眷顾有加,在发现了钻石之后,1886年南非又发现了黄金,储量也十分巨大,出产3.64万吨(占世界黄金总量的38%)。也正是由于大量黄金的发现,加上殖民地的归属权之争,英国人和布尔人才大打出手。

19世纪是帝国主义时代,英国人要想抓住经济霸权,就必须把英镑和金本位挂钩。

英国出动了45万部队,而当时的布尔人总人口只有大约44万人。英国人在这场战争中用了许多非人道的战术,比如碉堡战术、焦土政策(三光政策),甚至连后来的集中营也是在这场战争中被发明出来的。战争前后,超过一半的布尔人死亡,还有13-14万老弱妇孺被丢进集中营,死亡率高达40%。

正是由于布尔战争的惨痛记忆,直到20世纪40年代,少部分激进的布尔民族组织还在不眠不休地抗英。可想而知,布尔战争到底有多么可怖?

1889年,丘吉尔在南非被布尔人俘虏,逃狱后其名声大振,一句当选了议会议员

战争结束之后,咱前头说过,英国人是“杀敌一千,自损八万”,为了黄金而出兵,结果损失远远超出英国人的想象。无奈,出于共同的利益(白人殖民利益),英布还是彼此妥协了,双方一起组建了内阁,施行共治。

1909年,英国人出台了《南非法案》在立法层面保障了布尔人的“种族隔离政策”(后来南非沿袭的就是这个政策)。

1965年,约翰内斯堡的一户白人庄园

1910年,在英国人和布尔人的主持下,南非联邦成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妥协式国家,拥有一堆自立门户的“诸侯”:约翰内斯堡是黄金钻石贸易中心,德班口岸是经济出口中心,比勒陀利亚是行政首都,而开普勒则是立法首都。

南非建国之后,1913年又出台了《土著人土地法》,这是一部更为严苛的种族隔离法,其规定占人口20%的白人拥有90%的土地,而占人口80%的黑人只有8%的土地(还有2%是部落保留地)。没奈何,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大量黑人难以为继,只能委身白人为奴。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南非和其他英联邦国家一样纳了投名状,每次都出兵20-30万帮助宗主国英国。特别是二战,南非白人出兵30万帮助盟军抗击德国法西斯,大手笔。

二战时期,南非一共出兵达30万人

然而最讽刺的是,德国人为了种族主义而战,南非白人也是为了种族主义而战(逼迫国际社会承认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二战后,英国赋予了南非更高的自治权,英裔白人和布尔人牢牢地控制着南非社会。

“我南非也出兵了!你们看着办吧!”

二战结束之后,南非将军史末茨代表南非出席了联合国协议签订大会

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奴隶制瓦解的是同时,直到20世纪,南非还有着比曾经的美国更甚的种族隔离和奴隶制度。1948年,代表南非白人农场主和资本家利益的南非国民党(South Africa National Party 你没看错,真叫这个名字)上台,这是一个由荷兰后裔占绝大多数的政党,一直执政到了20世纪末。

南非国民党(SANP),1914年成立,是一个荷兰后裔占绝大多数的党派,也是一个代表大资产大地主阶级的政党

此后的日子里,南非实行了“白人至上”政策,将国民分为三类——白人(英裔和布尔人)、有色人种(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等等)、和黑人。白人剥夺了白人之外所有其他南非种族的自由就业权和限制人口流动,禁止了种族通婚和种族融合,绝大部分的黑人被限制在农村和小城镇,掌握了全国大部分自由的城市则是由白人统治的。

是的,白人掌握着南非的政治和经济,黑人是廉价劳动力。

“想想也是挺魔幻现实主义的,一个非洲国家,主人却是白人”。

南非的矿产之丰富让人无法想象,有大量的黄金和钻石,同时钒、锰、铬、锑、铀、石棉等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南非甚至可以自主研发生产核武器,成龙电影《我是谁》中就有佣兵前往南非掳掠核武器专家的剧情。

1998年成龙主演的电影《我是谁》中,开头剧情就是特种小队前往南非抓捕核武器专家

因为在80年代末,南非就有6枚核弹头了。

南非的核弹头,南非曾经也是世界拥核大国

靠着丰富的资源和英联邦的市场体系,南非的经济水平突飞猛进,白人们几乎享受到了和老牌帝国主义公民一样的生活水平:良好的城市公共设施、健全的医疗体系、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充足的物质条件和优质的教育水平一应俱全。

南非在当时的社会风貌就是“准发达国家”。

20世纪60年代的南非开普敦市容

当然了,黑人是没有这个权利的,许多人夸南非的经济奇迹,说人均GDP如何高,那是因为南非之前只算了20%的白人人口。但南非的经济奇迹确实举世瞩目,国际舆论多将其与日本德国比肩。

毕竟南非以6%的人口做到了整个非洲产值的40%,同时电力生产占60%,钢产量占90%,电话网占54%,铁路运输量占50%,8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一度高达8%。

1960年之后,大量的黑人被政府重新安置,126万人被迁离出农场,60多万人被安置到了“班图斯坦保留地”(The Bantustan reservation),这就是所谓的“黑人家园计划”(划出一些独立的州给单一民族生活)。

所谓的班图斯坦保留地,类似于美国的印第安人保留地,有自己的政府和法律,极高自治权的背后是种族隔离

大量黑人仍然生活在半原始半封建的农业社会。出于方便限制黑人流动的原因,南非还应许了莱索托和斯威士兰(这两个国家非常贫困,且艾滋病盛行,斯威士兰25%的人口患有艾滋病)两个非洲部落制国家独立。

“说是独立,其实就是圈地”。

莱索托和是斯威士兰都是非洲酋长国,是非常贫穷的国家,拥有自己的国王,都曾经是英国人的“保护地”

可以看到,一边是白人城市的繁荣富裕,一边是黑人部落的落后贫困,南非陷入了极其分化的二元社会结构。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南非国内就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制造行业,并且南非国内的钻石资源和黄金资源也是非常的丰富,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出口国。有着如此丰富的资源以及优越的发展条件,世界各国已经将南非当作“准发达国家”。

南非的经济发展也是非常的迅速,它的经济增长率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南非的制造业也是迅速的发展,甚至根据专业的数据统计,南非的工业产值更是占据了整个非洲将近一半的比例,甚至它的钢铁市场更是几乎在非洲达到了垄断的地步,而这个时期南非的经济发展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7.8%,仅仅只逊色于日本和新加坡。

这一切都表明着南非的发展潜力,它有可能真的从“准发达国家”真正的变成“发达国家”。然而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南非共和国在二零一八年的GDP总值达到三千六百多亿美元,人均收入则是在六千多美元,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则只有一点多。

而通过这些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南非的经济发展形势陷入瓶颈之中,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导致南非的经济发展出现了问题呢?南非的这种经济增长并没有维持很长的一段时间,很快南非的经济就出现问题,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出现衰减,而从增长到衰减,仅只相隔了五年的时间。

而在南非经济衰减的五年中,有一个人显得格外重要,那就是曼德拉的上台。作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曼德拉也是南非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他更是彻底的解放黑人,然而正是在曼德拉这样有作为的总统统治期间,南非的经济出现负增长。

假如对南非有所了解,那么我们应该知道,南非的前身,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而在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有了种族歧视,白人的地位最高,白人是世界上最高等的生物等宣言,也正是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之下,使得在英国统治下的南非开始被推行种族歧视以及种族隔离。

也正是因为在南非所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使得黑人们奋起反抗,游行示威要求政府给予黑人与白人平等的权力,黑人的所作所为被白人看在眼里,嗤笑他们的异想天开。而黑人白人之间的问题一直持续到曼德拉这位黑人总统的上位。在曼德拉上位之后,就推行了公平就业法,法令要求南非的各行各业都要给黑人分配一定的职位。

曼德拉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改善黑人的地位,但是他忘了,这些被分配岗位的黑人是否能够适应所分配的岗位,一旦无法适应,那么从长久眼光来看,这些无法胜任岗位的黑人可能会出现工作失误等,最终造成经济的退步。

而同样的,这些黑人挤占了白人的岗位,造成的后果就是这些白人成为失业者,而南非政府更是取消当初规定的严厉打击非法移民,而这样的结果则是使得越来越多的黑人偷渡来到南非,挤掉更多的白人工作岗位。

曼德拉的统治,使得黑人渐渐的占据一定的社会比例,拥有大量的工作岗位,而那些有着高学历的白人,却只能够被挤掉工作,于是为了生存,这些高文凭的白人纷纷进行移民。在曼德拉统治期间,原本占据南非五分之一的白人,最终减少到只剩下十分之一,这对于曼德拉提升黑人地位是有好处的。

但是这些高智商白人精英的离去,使得南非的经济逐渐的出现衰败,最终更是从准发达国家,衰败成为贫困国家。

现如今的南非GDP约为3663亿美元,人均GDP约为6339美元(均为2018年数据),同时还存在着失业率奇高(高达30%-40%,国际标准为5%)、产业结构畸形化、城镇分化严重等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无论从哪方面看它都无法跻身“发达国家俱乐部”(The club of developed countries)。

南非行政区划图。南非的主体民族为祖鲁人,然而南非这个国家是由英国人建立的

然而在非洲这片野性蛮荒的大陆上,南非已经算是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了。它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是非洲为数不多的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也是那里屈指可数的完全了初级工业化的国家(南非供电量约超过全非总量60%),其经济和社会治安也相对于非洲其他国家更为稳定。

然而最重要的是,这些基础却都不是“南非本地人”(Zulu即祖鲁人)打下的,甚至连南非都不是南非黑人建立。对了,它们都是白人殖民者的“杰作”。

南非,人口约为5770多万人,领土面积约为122万多平方千米,是一个中等收入水平的非洲国家

南非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它是很罕见的黑白共存(黑人和欧裔白人)的非洲国家。

说来很有意思,这个正儿八经的非洲国家,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一个纯正的“白人国家”(White Country),倒不是说白人人口多,而是因为白人(英裔和荷兰裔、德裔、法裔混血儿)曾经长期执掌着南非,人口比重约为21%,而曼德拉执政之后南非的白人比重下降到了9%。

查理兹塞隆,好莱坞女星,1975年生于南非,是典型的南非白人。其父为法国人,其母为德国人,拥有南非国籍

但是比起被吸干榨尽后一穷二白的殖民地,南非却更像是白人殖民者的“第二个家”。

这就是南非,一个因为特殊的历史和地理而一直充满争议的国家。

祖鲁人,是南非的主体民族,也是一支广泛分布于非洲南部地区的民族,人口超过1100万,有较为稳定的文明

在中文互联网世界,对于南非这个国家的评价,一直有两种两极分化的看法——一种是称赞南非过去白人执政时期的“发达经济”,一种则是颂扬南非现在黑人当政的“扬眉吐气”。

但无论如何,这两种声音都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有“南非国父”之称的曼德拉。

曼德拉(1918-2013年),其一生都在为打破南非种族隔离而奋斗,1994年到1999年任南非总统,被尊为南非国父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在曼德拉当政后,南非似乎迎来了雪崩式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双重滑坡”,这是否真的说明曼德拉或者说是黑人当政使得南非由盛转衰呢?

近年来,南非经济倒退,由发达国家沦落为发展中国家。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原因有三:激进的种族改革、过度的社会福利和庸人执政。

激进的改革:

上世纪90年代,曼德拉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新政府打破了南非被白人控制的局面,推出了“公平就业法”。

由于很多原因,尤其是政策的改变,很多白人精英阶层和资本家纷纷离开南非。

人才和资金大量的突然外流造成了什么后果呢?

留下来的普通老百姓大多不能快速胜任工作岗位,造成了南非的很多医院、矿场、银行停摆,不少机器设备风吹日晒,渐成废铁。经济一落千丈。

新政府以前,农村的黑人必须持证件进入,傍晚必须离开。曼德拉修改了法令。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量进城的人找不到工作,也没有居住之地。他们流浪街头或栖息在废弃的办公楼里,滋生了大量偷盗、抢劫、强暴的犯罪行动。

现在,南非的治安状况差是榜上有名的,尤其是南非最大的城市约翰内斯堡,抢劫是司空见惯的。

善政廉政:

新政府推行了所谓的“善政廉政”,结果导致什么后果呢?

大量的贪污受贿的公职人员不能被绳之以法,互相包庇,横征暴敛。

对于恶性刑事案件量刑不够,威慑力不足。南非新政府废除死刑后,这种犯罪嚣张的趋势更加明显。

南非警察队伍的执法能力很弱。南非不限枪,花千八美金就能买到AK,这些AK就成了亡命之徒撬开保险柜的万能钥匙,财产和人身安全都成了无法保障的头等大事。

即使有警察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抓起来,可是量刑很低、运作又有猫腻,很可能过段时间,又要和那些歹徒“重逢”。

简直可以说司法系统崩溃,犯罪横行。据统计,南非每年约有170万女性被强暴,艾滋病感染率在30%以上,抢劫更是频频发生。

扩大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南非曾在上世纪创造过经济神话,1994年,GDP位居非洲第一,世界第29名。社会福利政策也相当好。

当然,南非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广大黑人没有公民权的基础上的。南非那些美丽的风景、优秀的教育环境,先进的医疗保障跟黑人没有多大关系。

这样不公平的种族隔离制度终于遭到南非的反抗和全世界的打压。经过斗争,南非黑人终于获得了跟白人同等的公民权。

白人精英建立起来的优越的社会福利制度扩大到全体国民。但是,还是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此一来,不但使南非财政不堪重负,还滋养了大批游手好闲的人。这些人有现成的就吃,没有就抢,成为社会毒瘤。

南非近年来的经济、社会治安和社会活力都确实在下滑,可能社会发展和平衡是需要时间的。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期待南非能够早日实现复兴梦。

现状:黑白重新对立下的南非迷局

由于大量非法移民(其他非洲国家)的涌入和黑人挤占了工作岗位等诸多原因,南非的经济并没有好转,而是持续性地低迷。在新世纪以后,黑人贫民没有减少多少,但是白人贫民却多了不少。

超过1/3的南非白人由于政府性的干预而失业,也落入到了贫困潦倒的生活之中,南非是世界上非常少见的有欧裔白人贫民窟的国家。

最重要的是,结构性矛盾依旧没有改革,大农场、大企业依旧掌握在少数寡头手里,只不过以前是白人,现在是黑人了。

白人权贵和大资本家们和黑人寡头们联合,再次形成了利益集团。

南非的白人贫民窟。这里生活的人,几乎都是之前的布尔人

南非自90年代以后,其社会治安就已经无法保证,今天的南非平均每天50人被谋杀,犯罪率失业率都开始飙升。

人们发现南非现状似乎还没有白人执政时期那么好?政治上,非国大其实只是一个松散的以“反对种族隔离”为纲领的政治联盟,类似同盟会。尽管它持续在南非国会中占多数席位,但是没有一个统一、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经常左右翼互搏,政策可以说是“朝令夕改”。

经济上,由于缺乏持续性和合理性,南非陷入了不知道该走哪条道路的问题之中。最要命的是,和巴西一样,南非的贪污也十分严重,前总统祖玛就是因为贪污下台的。

南非前总统祖玛,因为贪污腐败和多项罪名指控而下台

现在的南非的种族矛盾和经济矛盾并没有缓和多少,反倒加剧了。2003年,南非《黑人经济复兴法》出台,这是一部典型的黑人种族主义法律,和当年的白人种族主义法没有什么区别。

它规定就业岗位优先供给黑人,只看肤色,不是看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这就使得大批有技术高学历的白人或失业或无法升职。这些高素质高技术的白人无奈,只能移民,从而使得南非仅存的一点可以推进产业升级的人才也严重流失。

曼德拉如果泉下有知,该有多么心凉?

南非白人贫民窟里的白人家庭

可是,底层大多数的黑人都是低素质劳动力,产业升级还是举步维艰。

现在的南非政府豢养着黑人,高福利的背后却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力。

最最最魔幻的是,南非黑人们居然歧视起了白人和其他非洲国家的国民.....

 南非的国家概况介绍
 南非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20世纪南非军队的四大发明,21世纪中美军队全部照抄
 南非历史的简介
 非洲为什么有两个“刚果”?这两个国家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还要“争抢”同一个名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