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谈谈我是如何学习杨派艺术的——李鸣盛

(0)

相关推荐

  • 李鸣盛谈艺——继承流派 力戒不消化的机械模仿 甚至把不足误当特点来学(附视频)

    (来源:京胡鉴赏) 李鸣盛     我12岁开始学戏,13岁登台演出.父亲为了全面培养我,没让我进科班,也没给我找老师当"手把徒弟",而是专门给我请老师到家里来教戏.当时,我父亲一 ...

  • 杨宝森简介

    杨宝森 (1909~1958) 杨宝森的资料 中文名称:杨宝森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09年10月9日 逝世日期:1958年2月10日 职业:京剧演员 代表作品:<失 ...

  • 李鸣盛:谈谈学习杨派艺术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谈谈学习杨派艺术:李鸣盛        我将自己数十年来学习杨派艺术的点滴心得付诸笔端,与同行及广大京剧爱好者共同切磋. 一.杨派的产生及其 ...

  • 杨派名宿谈拜师往事和学习杨派艺术

    梁庆云简介:梁先生11岁起学习京剧,拜前辈须生鲍吉祥为师,学"余派".四十年代后学习杨派,得到杨宝忠大师的指点.梁先生台风稳健大方,演唱韵味醇厚,颇得杨派艺术神韵.梁先生是京剧杨派 ...

  • 学习杨派艺术的宝典《杨宝森唱腔琴谱集》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上卷: 四郎探母 (坐宫) 杨延辉坐官院自思自叹[西皮三眼·二六·摇板] 贤公主虽女流智谋广远[西皮快板·摇板] 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西皮导板·原板·二六·快板·摇板] 我和你 ...

  • 【侃京剧】冯志孝:关于学习马派艺术

        马连良先生是一位勇于革新.兼收并蓄而又自辟蹊径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记得那是一九五三年, 当我第一次看马先生的演出时, 我获得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那时我在戏校学习, 经常出去看戏, 思想里自然 ...

  • 冯志孝:学习马派艺术的回忆

    : 图文:菊坛轶事 马连良先生是一位勇于革新.兼收并蓄而又自辟蹊径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记得那是一九五三年, 当我第一次看马先生的演出时, 我获得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那时我在戏校学习, 经常出去看戏, ...

  • 叶蓬访谈:杨派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京剧是流派的艺术,没有诸多纷呈的流派,就没有京剧的繁荣和发展.流派需要继承,没有使流派弘扬光大的继承者,也没有流派的影响和流传. " ...

  • 杨宝忠:简谈杨派艺术

    杨宝森有一条宽亮的好嗓子,声音平而低,缺少高音,京剧的老观众都喜欢看杨宝森的戏,说他的唱念"有味道","韵厚",这可以说是杨派的最大特点."韵厚&qu ...

  • 李少春:学习盖派艺术的一些感受

    盖叫天(1888年-1971) 盖叫天老先生这次来北京演出.传艺,对首都戏剧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以七十有五的高龄,在舞台上仍能演出<武松打店><恶虎村><英雄义&g ...

  • 沈志良:京剧余派、杨派唱腔艺术研究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沈志良,1963年2月生,国家一级演员,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戏曲系教授.1978年考入哈尔滨京剧院,主工老生行当,师承著名表演艺术家梁一鸣先生,孟广新先生.1990年考入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