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克木:如何研习中西哲学

(0)

相关推荐

  • 读书之“甜”

    程湛弢 读书半生,半生读书,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尝过,而今月下咂摸,发现书的味道只有一种:甜.这个"甜"意涵丰富,我不能穷尽,我也不想穷尽,略拾几道,和大家共赏. 读书,就是和古往今来 ...

  • 译者访谈 | 波伏瓦粉丝为她立传:萨特没那么重要

    原编者按 波伏瓦的名言是"女人是后天成为的",波伏瓦自己也不例外. 在这本最新传记<成为波伏瓦>里,牛津大学讲师凯特·柯克帕特里克率先运用了最新曝光的波伏瓦部分通信和早 ...

  • 萨特哲学系列:存在与虚无什么意思?世界真的存在吗?

    萨特哲学系列:存在与虚无什么意思?世界真的存在吗?

  • 维特根斯坦:最难读的书之一《逻辑哲学论》,带你了解世界的本质

    维特根斯坦:最难读的书之一《逻辑哲学论》,带你了解世界的本质

  • 金克木:如何研习中西哲学(重磅好文)

    存在与虚无 · 逻辑哲学论 · 心经 金克木 金克木先生这篇文章基于其对西方哲学和东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告诉我们如何解读西方哲学和东方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误区.平实的文字中都是见功力的东 ...

  • 中西哲学背景下的本体论探究

    [中国文化大学讯]2021年1月6日,期末最后一节课,大家对于哲学本体论都有一定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因此刘仲林.李文忠两位老师决定举办一次研讨报告会,请多位博士生.硕士生上台,畅谈交流各自对于哲学本体论 ...

  • 谢文郁:柏拉图和孟子: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性格 | 西东合集

    人的生存和善的问题是融为一体的.对善的问题做不同的概念处理将导致完全不同的思想史方向,孵育不同的文明.在中国思想史上,孟子思想专注于善的问题,并在和他人的讨论中形成了一套关于善的话语体系,规定了中国思 ...

  • 《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11、人类文明的未来——终章

    编者按: 这是我学习王东岳先生<中西哲学启蒙课>的最后一篇笔记,这门课精彩绝伦,但它并不直接产生实用的效用,是精神奢侈品.我推荐给在生存之上依然有知识渴求的同学们享用.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 ...

  • 《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8、人体哲理与中医

    编者按:这是我学习王东岳先生<中西哲学启蒙课>的第8篇笔记,这门课精彩绝伦,但它并不直接产生实用的效用,是精神奢侈品.我推荐给在生存之上依然有知识渴求的同学们享用. 生物进化其实是衰变 今 ...

  • 《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5、西方大哲们到底在想啥?

    编者按: 这是我学习王东岳先生<中西哲学启蒙课>的第5篇笔记,这门课精彩绝伦,但它并不直接产生实用的效用,是精神奢侈品.我推荐给在生存之上依然有知识渴求的同学享用. 今天分享的,是关于西方 ...

  • 《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4、人类前途暗淡——递弱代偿原理

    万物一系演化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个信息量不断增大的进程.所有问题,都随着信息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得清晰.我们需要把20世纪自然科学的总图谱拉开,看看这个大信息量的全新宇宙观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会看到物理 ...

  • 道理与真理:中西哲学的内在差异

     在人类通向现代文明的道路上,中西哲学和文化是在相对隔离的特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以及不同的民族心理,导致了大相径庭.大异其趣的中西哲学和文化. 在去年仲夏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陈春 ...

  • 三书连读·中西哲学别论4

    饺子.英特尔.中西哲学大区别 --<三书连读·中西哲学别论4> 尘归尘,土归土. 入土为安. 这两句话,道出中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 区别1:西方人主分:中国人主和. 西方人喜欢把什么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