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探讨“抗炎-促血管” 联合治疗策略在治疗心肌梗死领域的应用
相关推荐
-
心梗后炎症修复研究有新进展
本报讯 (特约记者 齐璐璐)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黄浙勇主任医师和复旦大学药学院庞志清副研究员,合作开发了一种全新的RNA纳米靶向递送平台,用于调控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改善心 ...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局部注射富含miR-21的EVs可以改善心肌梗死预后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急性心肌梗死(MI)作为一种缺血性心脏病通常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冠状血管的闭塞导致缺氧,导致心肌细胞的显着损失,这通常是不可逆的.目前针对MI的治疗手段包括 ...
-
综述 | 澳大利亚联邦大学: 心血管疾病中非编码RNA的作用
编译:思越,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心血管疾病(CVD)主要包括高血压(HT),冠状动脉疾病(CAD)和心力衰竭(HF)等,是发达国家成年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交感神经 ...
-
microRNA-126a-5p通过抑制Hspb8表达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关 注 本公众号每天分享一篇最新一期Anesthesia & Analgesia等SCI杂志的摘要翻译,敬请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 microRNA-126a-5p enhances myocar ...
-
心肌梗死后炎症修复调控研究获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黄浙勇主任医师和复旦大学药学院副研究员庞志清合作开发了一种全新的RNA纳米靶向递送平台,用于调控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改善心肌重构.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先 ...
-
Science子刊:利用血小板的损伤部位归巢能力,开发出血小板微粒+IL-1β抗体药物靶向受损心脏新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AMI)会诱发无菌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加剧心脏损伤并促进不良的心脏重塑.白细胞介素-1(IL-1)在由AMI引起的无菌炎症反应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IL-1β阻断是治疗AMI的有希望的策 ...
-
新型抗炎药!口服TYK2抑制剂GLPG3667治疗银屑病1b期研究:治疗仅4周,40%患者达到PASI50应答!
来源:本站原创 2021-07-15 19:47 斑块型银屑病 2021年07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Galapagos NV公司近日公布了酪氨酸激酶2(TYK2)抑制剂GLPG3667 ...
-
研究丨抗炎药Fasenra治疗哮喘3期临床效果公布
近日,抗炎药Fasenra(benralizumab)治疗哮喘的开放标签3b期PONENTE研究的高水平结果公布.数据显示,在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范围很广的口服皮质类固醇(OCS)依赖性哮喘患者中,F ...
-
镇痛抗炎 抑骨形成,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已进入白介素时代!丨李梦涛教授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已进入全新的"白介素"时代. 随着新型药物出现.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经历了从传统药物时代到生物制剂时代的转变. ...
-
抗CD20单克隆抗体Ublituximab 联合伊布替尼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高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背景 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高危特征的患者使用伊布替尼(ibrutinib)的预后比没有高危特征的患者差.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伊布替尼治疗中加入抗CD20单克隆抗体ublituximab在这一人群中 ...
-
藏在身边的”抗炎“冠军,每天坚持吃,抗炎杀菌血管通畅
藏在身边的”抗炎“冠军,每天坚持吃,抗炎杀菌血管通畅
-
历时32年研究总结“抗炎食物”,每一口都在保护心血管!
2020年11月16日 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你吃下的每一口食物,都在悄悄影响着你的身体:血脂水平.炎症水平,甚至心脏病风险等一系列指标也会随之波动. 近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 ...
-
迷走神经的抗炎特性:迷走神经刺激的潜在治疗意义
迷走神经的抗炎特性:迷走神经刺激的潜在治疗意义
-
哈佛大学21万人研究!抗炎饮食,帮你保护心血管
和我一起,让食物成为你的快乐,而非束缚~ 2020年11月<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研究文章,针对21万人的研究发现,促炎食物吃的越多,EDIP评分越 ...
-
从数据到临床实践 | 赵新菊教授:从热点研究探讨CKD的早诊早治策略
目前,慢性肾脏病(CKD)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又一高危因素,其相关研究工作变得越发重要.为进一步支持和提高临床医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开展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培训项目线上讲座活动. 本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