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22(十二)马嵬坡的决裂(上)
相关推荐
-
唐朝曾向突厥“称臣”12年,李世民签渭水之盟为何被后人骂惨了
突厥在隋文帝连续20多年的攻伐之下,被打成了两半,东突厥和西突厥.随着杨广的花样作死,曾经对隋朝毕恭毕敬的东突厥开始跟杨广撕破脸皮,只要是突厥缺的,就从隋朝的土地上抢. 01称臣伊始 在李渊晋阳起兵那 ...
-
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14(八)开辟南方战场(上)
扁舟听雨 原著 大同知客 播讲 当河北一片混乱,尤其是当朔方军从山西抽出手来进入河北后,燕帝国的中央指挥部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河北大乱的时候,安禄山只给了史思明五千精锐,当朔方军源源不断的进入 ...
-
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7(四)郭子仪闪亮登场(上)
扁舟听雨 原著 大同知客 播讲 十二月十五日,高仙芝与封常清退到陕郡,十八日皇帝就下诏,让监军边令诚军营中阵斩了高仙芝与封常清. 高仙芝与封常清多年来南征北战,屡立奇功,是帝国功勋卓著的宿将, ...
-
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5(三)洛阳之战(上)
扁舟听雨 原著 大同知客 播讲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的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布置好河北老巢.大同.辽宁.山东以及井陉口等地方的防御之后,发所部其余部队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族番兵十万,号称 ...
-
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4(二)叛军的进攻战略,唐帝国的应对战略(下)
扁舟听雨 原著 大同知客 播讲 战争,打的是经济,打的是后勤!采用何千年战略,意味着叛军的主要占领区在山西.山西为高地山区,崎岖险峻的地方很多,只有少数珠状盆地,物资粮草都很匮乏.那样的话,安 ...
-
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27(十四)杨国忠与杨贵妃(下)
扁舟听雨 原著 大同知客 播讲 现在皇帝把政府的最重要职责(财政与经济)交给了杨国忠,把纪委与国防部第一副职也交给了杨国忠,这显然是在全面培养杨国忠,让杨国忠尽快熟悉帝国最主要的三大部门,从而 ...
-
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18(十)哥舒翰含泪出征(上)
扁舟听雨 原著 大同知客 播讲 公元756年六月四日,在皇帝的一再催促下,主帅哥舒翰终于率领驻扎在潼关的主力部队,离开潼关,向洛阳方向进发,于六月七日抵达灵宝西原,并与燕军崔乾佑部遭遇.在短短 ...
-
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29(十五)太子登基,新皇帝诞生(下)
扁舟听雨 原著 大同知客 播讲 马嵬坡之变后一个月,公元756年七月十五日,唐帝国皇帝李隆基发布了一篇<告全国人民书>: 我唐受命百有十载,德泽浸于荒裔,声教被于殊邻,绍三代之统绪 ...
-
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25((十三)杨贵妃,八卦的制造机(下)
扁舟听雨 原著 大同知客 播讲 真正因为杨贵妃沾了光从而升官发财的,是杨贵妃的叔叔杨玄珪这一系,据研究杨玄珪大约就是在洛阳抚养杨贵妃长大的叔叔,所以他这一家子和杨贵妃大约情同父女.因此杨贵妃发 ...
-
音频版 扁舟听雨 安史之乱 11(六)河北风云起,史思明、李光弼登场(下)
扁舟听雨 原著 大同知客 播讲 保定以北到北京地区,属于前线军区,河北军区的主要部队都集中在这一线,这里是燕帝国主要部队的老巢所在.自张守珪.安禄山以来,经营了二十多年,这里的部队是燕帝国反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