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选登:衣食为人,修养涵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管子曰“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你身边的大多数家庭也可能早已衣食无忧,而饱暖生淫逸的事例却时有耳闻。
班级计划举行“衣食与修养”为主题的讨论会,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衣食为人,修养涵心
如皋市第一中学高三(12)班 王万浩
亲爱的老师,敬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衣食为人,修养涵心。”
管子有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自古以来,衣食是一切思想的起源和根基,自此开始,方有孔子发扬大礼小节,却亦生饱暖生淫逸之恶习。我们必须谨记“衣食足,方可谈修养。”
衣不蔽体自当羞,无衣无食最无奈。食,乃人生存之必需,活下去,是我们最基本的渴望;衣,是人与动物之区别,人需要遮蔽,需要体面;活下去、有面子,在这之后方可谈道理;随着刀耕火种,养蚕缫丝的出现,人类无需在对温饱之事烦扰,于是有了更多闲心冷静的思考,切身体悟乎。于是人类的智慧渐渐发展,从以德配天到百家争鸣,我们风风火火地在精神与哲思之康庄大道上前进,与其他生物渐行渐远。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衣食稍足。大众思想不再仅仅朝着有衣穿的“体面人”、“读书人”方向倾斜,乱象也接踵而至。
衣食足并不等于可以浪费。金谷盛会,本是才学与修养的碰撞,是心灵激荡的巅峰盛会,却也被比衣比食、比繁华比铺张的不良风气浸染。石崇大手一挥,挥下的又岂止是魏晋南北朝的安宁与祥和?不是,是家破人亡、是山河飘零,那片浸染石门鲜血的大地,则是历史给予后人最沉重的警示----莫因一时温饱而忘忧,莫为一享贪欢而弃置涵养。
“衣食足”的美好本意其实是给我们以探究世界、寻找本心、提高涵养的物质条件。试看粗犷不羁如子路尚求“结缨而死”,“缨”于子路,是学识与修养的象征,纵死弃母;揆视近代,民族英雄杨靖宇死前以树枝充饥!在生死关头秉持为人之精神与气节,大义殉国。当生命无法延续,他们在死神的威胁面前尚谨心恪守涵养与初心,又何况是衣食富足的我们,却常为一己之私、一时之欲忘却应有的修养与品性。
当你因衣食不愁而将食物随手倒进食堂的泔水桶里时,同学们,你是否已经忘记初学“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时暗暗立下的誓言?当你因攀比而不知疲倦地追求潮牌时,你可曾忆起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那厚实的箴言?我希望同学们能够静下心来,倾听古人们对衣食的敬重。切莫忘记衣食之本心,过尤不及。
衣食,予人以温饱,然而,在衣食充裕的当代,我们也不可放纵自己的欲望,无尽地索取,如此,我们方可感恩于馈赠,更行更远。
子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今日的我们虽已无饥寒之忧,但同学们仍需谨记:衣食为人,修养涵心!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