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里生娃,大马路上分娩,在新西兰当孕妇你的路子得多野?
要了解新西兰

新生婴儿利瓦伊(Levi)在前往因弗卡吉尔南地医院(Southland Hospital)途中,在路边的一辆救护车上出生。
Lumsden的产科中心由于没有氧气或备用救生设备,母亲阿曼达·麦西沃尔无法在那里生孩子。

南地大区Lumsden的一名妇女从农场开车75分钟来到妇产中心,由于产程过快,她在停车场生下了她的孩子。而两小时后,因为没有产后护理这位妈妈不得不被送回家。
这是南地大区自4月份以来的第三次紧急分娩。目前,Lumsden生产中心提供产前和产后护理,但不提供分娩或产后住院护理。
皇后镇助产士莎伦·怀特说, 中部奥塔哥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位居第二,急需建立生育护理中心,但卫生部门对这一需求“视而不见”。
怀特说,皇后镇约有350名妇女即将分娩,整个奥塔哥中部地区约有600名。

产科护理是一项关键的妇产服务,如果没有合适的生育中心,交通又不及时,母亲和婴儿的情况会十分危险。
一份初级产妇保健服务报告说,由于需要麻醉、手术室和24小时服务,在主要城市以外地区提供全面的产科服务是不现实的。
由于长期缺乏医院及社区助产士,新西兰的妇产服务行业已经陷入危机。

5月30日,财政部长格兰特·罗伯逊宣布将社区助产士的服务费提高4.9%,并将继续增加50万纽元,用于支持地区助产士。
但这一承诺让助产士们感到失望。新西兰助产士学院院长艾莉森·艾迪说:“很不幸,我想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婴儿出生在路边。”

地区卫生委员会(DHBs)并不会定期收集有关“未到院分娩”的统计数字,因此民众不知道这样的案例每年到底发生了多少次。
艾迪说,这些情况是不可接受的,在女性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如果护理不得当,会影响她们的信心。
艾迪说,由于缺乏适当的设施以及严重的人员短缺,产科服务的质量正在受到损害。
自1990年助产士获得独立执业的权利以来,大多数情况下都由助产士提供产科服务。
2018年,已有94%的女性选择助产士作为她们的“首席产妇护理”,其余的选择则是产科医生或全科医生。

卫生和公共服务部(DHBs)此前发布了一份关于助产士劳动力短缺的报告。报告称,新西兰全国都面临着严重的助产士短缺,并且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恶化。
“需要采取紧急行动,解决严重的供应短缺和培训渠道不足的问题。”
报告称,约30%的助产士将在10年内退休。新西兰全境20个地区医疗中心,有15个在2017年12月报告了助产士空缺。

此外,助产学学生人数有所下降,2016年底仅有125名学生完成了培训。
艾迪表示,该部对劳动力问题的回应“缓慢到不存在”。
卫生部长戴维·克拉克表示,政府非常重视助产士,希望“看到她们得到更好的报酬”。
2018年11月,新西兰助产士和医护人员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罢工行动,要求获得更好的薪酬。
本报记者采访了宝妈Ginger,请她为大家讲述在新西兰生产的全过程。以下内容根据Ginger口述整理。
首先,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免费的。只有前期的部分检查需要支付费用。
先约GP。第一次见GP时,会开单做一些常规的验血项目,然后给我们一些知识手册以及找助产士的网站,告诉我们现在就可以找心仪的助产士聊一聊了,先交个朋友。

然后过了十二周以后,就由助产士接手了,不需要再去GP那里。助产士接手以后都是她开的单子去检查B超,还有接下来的验血项目,接下来每次去见她都会跟你说检查的结果,需要注意的事项。
产前,Plunket还有一个机构会提供产前培训课程。Ginger后来因为妊娠高血糖去医院看了专科医生。
生产之前的两周,Ginger开始休产假,一共18周。当时,Ginger大概每周可以领到480纽元的资助金。

由于妊娠高血糖,宝宝又偏小,专家建议,Ginger在预产期前两周催产。于是,Ginger 去到医院住院。
抵达医院的第二天Ginger就打了催产针。生产过程中有仪器绑在肚子上监测宫缩。宫缩会慢慢越来越频繁,也就越来越痛。

“达到一定频率,助产士就会进来给我用笑气,笑气一开始还能起到麻醉作用,到孩子快要出来的时候,笑气也止不了痛了。后来怎么吸都是痛,甚至出现了幻觉。”
生产中Ginger出血八百毫升。“医生可能一开始想让我自己康复,但我还是头晕无法站立行走,而且因为失血没有母乳。”于是Ginger的护士跟医生申请输血。通常顺产三天后就可出院。

产后护理有助产士、护士还有母乳顾问,她们会教我们怎么给孩子换尿布还有如何喂养。
Ginger建议准妈妈们要注意饮食。既要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又不能超指标。仔细阅读医生给的饮食建议。孕期,生产,产后都要配合医生和助产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