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棋坛六十年 》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杨北谢夜战八仙桥

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杨北谢夜战八仙桥

杨官麟自一九五一年访沪之后,每一年都挟艺北行。一九五二年秋,上海棋坛南、北将星同聚,杨官麟和谢小然掀起了八仙桥战役。
谢小然,河北人,一九一0年生,是首都象棋名家,主持棋社多年。一九四一年东北、华北举行区际象棋大比赛时,谢小然同张德魁、那健庭代表华北,迎战强敌胡震洲、赵文宣于北京中山公园,战绩优良。他在北京已享誉二十年。五十年代初,他才年过四十,精力充沛,能够胜任大场棋赛。
他访问上海,正是被上海棋坛的鼙鼓声所震动,要来大会群雄。凑巧杨官麟也来了,南杨北谢,在华东握手,成为胜会。屠景明代青年会沪青棋社主持杨、谢棋赛,假座八仙桥青年会大礼堂举行。
第一场于八月十八日揭开战幕。华南棋手一向很少机会同北京棋手接触,过去只有曾展鸿因商务关系到京津等地,乘便以棋会友,此外但付诸空白了。上海棋艺人士都认为谢小然代表了北京棋艺水平,杨官麟代表了华南棋艺水平,所以杨、谢之战很受注意的。
八月初秋,天气仍相当酷热,当晚到八仙桥青年会看棋的宾客如潮涌至,兴致很浓。不为炎威所胁。这晚下了两局棋,首局激战成和,次局杨胜,着法如下。
谢小然的棋风不急于攻杀,先手喜欢走飞象局,在慢中求胜。他和杨官麟初遇的这一局棋,就先手上相,从容不迫。杨官麟也很有韧力,彼此对磨。三十手,杨车1平4邀兑,谢如果进兑,很快就出现和局,不致于后来受困。他避兑之后,彼此悉力争先,形势渐紧。到如图,杨的河口马踩车威胁红马,谢有失子可能,但谢却以车二平八暗伏退三捉回一子的解着,化险为夷。第八十八手,杨如走炮7平3打马,更有进取机会,他走车3平6纵马,一似放虎出押,此后谢有反击可能,杨有顾虑,因而兑车成和。
屠景明主持棋赛,作壁上观,后来记述战况,有一段文字,描写谢、杨神态历历如绘:“此局弈至四十九着时,谢送左马紧张阶段,小然魁梧肥硕,虬鬓壮士,挥汗如雨;杨官麟短小精悍,御白衫裤,遍体银装,目灼如电。明乃戏喻此战以后汉三国时萌关之役'张飞夜战马孟起’,一笑。”(屠著《象棋集锦》二编)
谢小然本是个指挥若定的名将,不料在首局战成和这后,第二局即走了躁着,以致倾覆。主要是第二十手炮2平3贪得一相,失去中卒,且左方车炮无根,不能呼应,陷入劣势。如图,谢子力涣散,企图弃炮抢攻,不过是做一番挣扎而已。
屠景明评论这一局说:“杨以二路车巡河,扼守要道指挥运用,各子待隙缓进,条条入扣,而人寻味。昔粤东三凤曾益周德裕五战全材(车战、马战、炮战、兵战、士象战),吾观此局,如杨君者,堪与媲美矣!”
八月二十七日,杨、谢在八仙桥青年会续弈第三、四局,谢以一和一胜扳平。这两局如下。
第二十七手,谢挺中后,形势突趋紧张,杨炮7进1(如图)打马,藏有复杂变着。屠景明分析这时的形势,因为有限时的新规定(每着限四分钟,每局有两着可延至八分钟,有一着可延至十分钟),谢“未克慎思熟虑,紧握进迫,一展所长,否则必然大有可为”。接图谢车九平八,仍不失为稳健之着,如改走车四进三拦捉黑炮,则黑车八平七保炮,伏有象7退9悍着,红不利,后来双方拼兑力尽而和。
杨官麟失误在三十五手,本应车七平三吃还一马,现走车二平三,被谢移炮打车(如图),逐陷入败势,末后谢的杀法奇警。屠景明评论“车炮飘忽,闪击如神,叹为观止”。
杨、谢二人后来再赛了四局,均和。总计前后六局,各胜一局和四局,南北两名手平分春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