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峦寺宋碑与石介
相关推荐
-
因“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结果他一生三次被贬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曾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的童年十分不幸,在他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迫于生计改嫁长山朱氏,范仲淹遂改名朱说(yuè).年龄稍长,他得知自己的身世, ...
-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目前保存最完好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目前保存最完好 如今,人们提起古代四大书院,一般是指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东侧, ...
-
文韬武略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丨 仓央容若 ...
-
范仲淹为什么终身对晏殊执门生礼——解读《清平乐》背后的历史
在热播电视连续剧<清平乐>中,范仲淹对比自己小2岁的晏殊执门生礼,态度恭敬.有人表示不解,论名气,论对后世的影响,范仲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为什么呢? 北宋是一个风雅至极的时代,名人辈出, ...
-
【散文】彭新华/一座碑和一个人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彭新华 去年十月的一天,是相逢或偶遇,我穿过黄河岸边的中原大地,走进开封,走近一座厚重的石碑,翻开了一本关于故都开封的历史教科书,也翻开了范仲淹的风雨人 ...
-
《龙文鞭影》卷四 八 庚 仲淹复姓 潘阆藏名
<龙文鞭影>卷四 八 庚 仲淹复姓 潘阆藏名 仲淹复姓 潘阆藏名 [拼音]:Zhòng yān fù xìng Pān Làng cáng míng [人物故事]: 范仲淹的曾祖曾任 ...
-
(宋史连载124)大忠臣范仲淹曾被诬陷谋反。
瓦 舍 聊 宋 第二卷 文治 第十四章 庆历新政(三) 谣言 关于范仲淹和富弼的谣言,要从两个人说起. 第一个人,石介. 石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今山东泰安岱岳区),天圣八年(1030)进士,时 ...
-
终生伯乐范仲淹
<苏州日报>2020年11月21日 B01版 闰文文絮 范仲淹(989-1052),北宋名臣,著名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一生为官清廉公正,刚正不阿.他在苏州任知州 ...
-
千秋人物记(17)--“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请君唤他范仲淹
"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请君唤他范仲淹 范仲淹像 一个人的一生,有些人的精彩,有些人的平庸.无论精彩或者平庸,无愧我心便好. 范仲淹在万千人尖子中博得头筹,固然与个人努力分不 ...
-
徂徕先生与封峦寺
在封峦寺有一通宋代的碑刻,此碑记述了封峦寺的历史与发展,是研究封峦寺历史难得的文献史料,同时此碑为宋代思想家石介撰文,使这块刻石碑文更加珍贵.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 ...
-
封峦寺传说故事
龙口泉的来历 在封峦寺的南山崖下有一处活水泉,后人称此泉为龙口泉.此泉天旱不干,雨天不满,四季澄澈,清凉甘甜,人如干渴之时,饮上一口沁人心扉,妙不绝伦. 关于龙口泉在当地有这样的传说. 有一年的春天, ...
-
颜师古楷书《大唐黄帝等慈寺之碑》欣赏
颜师古 颜师古 <大唐黄帝等慈寺之碑>碑文楷书,32行,每行65字,碑侧刻宋之丰.杨孝醇等题名,额篆书"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无书人姓名,可能是其自书,无立碑年月.此 ...
-
颜师古《大唐黄帝等慈寺之碑》楷书欣赏
颜师古 颜师古 <大唐黄帝等慈寺之碑>碑文楷书,32行,每行65字,碑侧刻宋之丰.杨孝醇等题名,额篆书"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无书人姓名,可能是其自书,无立碑年月.此 ...
-
赵之谦的魏碑体书法——《剡山石城寺石像碑》
整理编缉_雪梨减
-
赵之谦《剡山石城寺石像碑》大字书法欣赏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等,浙江绍兴人.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 ...
-
夏至·海幢寺宋莲丨遥想宋人画中花,今日盛开在佛家
"遥想宋人画中花,今日盛开在佛家",海幢寺莲花的种子,是沉睡千年的宋朝莲子在盛世重现. 6月21日11时32分,迎来"夏至"节气,此时节,蛙声阵阵,蝉鸣声声,海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许昌长葛禅静寺造像碑
许昌长葛禅静寺造像碑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老城镇和平村第十四初级中学院内.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对外开放. 禅静寺造像碑原立于长葛市禅静寺宝刹前面,后来掩埋地下.刻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 ...
-
赵之谦《剡山石城寺石像碑》大字欣赏
赵之谦,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 [释文]法身靡二,觉号惟一:百非绝名,万行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