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治理的社会责任

垃圾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协商共治垃圾,面对的客体虽是垃圾,却又回避不了产生、排放、处理垃圾的人和人类社会;垃圾治理不得不与生产、生活、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人类活动一起协同共进,且反作用于这些人类活动。垃圾治理因此而具有维护社会秩序、效率、正义与公平的社会责任。垃圾治理要维护社会秩序、效率、正义与公平。

垃圾治理要守住底线,做到垃圾及时处理,保障社会公众排放垃圾与社会适度参与的权利;要不碰安全红线,保障生命、生产、生活、生态“4生”安全;要发扬光大“天下大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社会优先精神,善己善人,切实维护社会秩序、效率、正义和公平。

垃圾治理要减少资源消耗和垃圾产量,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填埋处置的无用垃圾量;要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与生产生活协同共进,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防治垃圾及垃圾处理过程的污染性和危害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保护生态环境;要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垃圾治理服务,与社会治理协同共进,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公平参与,公平竞争。垃圾治理要做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统一。

垃圾治理要分析各类垃圾的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物质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处置的市场化指数和事业化指数,指导政府、社会正确使用市场“看不见的手”,把市场能胜任的垃圾处理环节与事务交给市场,次之按企业化标准管理,同时,不夸大市场力量,不推卸自己责任,承担自己该承担的事务,该事业化的就坚决事业化,维护社会公益、正义与公平。政府、社会、市场要权利清晰、责任明确、义无反顾、渡人渡己、和谐与共。

垃圾治理要统筹各方利益,将社会化劳动资本化,兼顾公益与私利,兼顾效率与公平,尤其要让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承担垃圾治理责任与义务。垃圾是生产和消费的产物;生产追求利益,消费追求享受,生产和消费权利当然要受到保障;但商品生产者应坚持可持续生产,商品消费者应坚持可持续消费;而且,其产生的垃圾排放前属于私有品(“污染者负责”原则的依据),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应承担源头需求侧管理的责任与义务。垃圾治理要完善法制和行政、经济、治安等制度,让责任、义务与权利对等,让任性付出沉重代价,防治无节制的生产、消费和逃避垃圾治理责任、义务心理。
(0)

相关推荐

  • 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及其表现

    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性,要求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在数量.品种.结构.规格等方面符合社会的需求.但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劳动的私人性,往往使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能与社会的需求相 ...

  • 垃圾治理行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垃圾治理行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 加强垃圾治理普适知识的研究

    垃圾治理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来实现.垃圾治理的每一件具体事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每一件具体事又都具有共性:共性是普适知识的体现,普适知识形成垃圾治理本体:正是这些共性让每一件具体事归属垃圾治理本体,从而 ...

  • 推动垃圾治理行业绿色再造

    2021年4月20日至22日,第22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举行.此届环博会固废展贯彻党中央"30碳达峰,60碳中和"减碳目标,力推垃圾治理行业绿色再造.参展企业围绕垃圾"减量 ...

  • 垃圾治理拉开绿色再造大幕

    有幸参观第22届中国环博会(2021.4.20-22,上海),重点参观了固废展厅,特别留意垃圾治理新概念和垃圾处理新理念.新工艺和新设备,惊喜发现行业厂商自觉地把"30碳达峰,60碳中和&q ...

  • 两水镇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活动

    2021年第48期 总第354期 2月25日 星期四 点击视频,观看实况 2月22日,甘肃武都区两水镇组织村干部和群众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活动.所辖龙王山.马尾巴.前村等18个村先后行动起来,大家不 ...

  • 垃圾治理的四重结构

    垃圾治理存在人物.事务.体系和表象4重结构:人物结构是垃圾治理的主体客体,事务结构是垃圾治理的实践活动,体系结构是垃圾治理人.物.事之间的联系和规范,表象结构是垃圾治理的整体形象和意境. 对应4重结构 ...

  • 垃圾治理的政府主导方面

    垃圾和垃圾治理具有外部性.公共性和跨界性.垃圾的排放具有外部不经济性,损人利己:排放后的垃圾是一种"公共资源",具有竞用性但不具有排他性,且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危害,损害社 ...

  • 关于垃圾治理减碳的几点认识

    "30碳达峰,60碳中和"是中央目标,务必实现.路径无非就是减少二氧化碳产生量和排放量,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尽快出现二氧化碳增速拐点: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 垃圾治理要将社会化劳动资本化

    社会成员在垃圾治理活动中会形成社会各利益相关方,他们的利益诉求及其在垃圾治理中的分工各有侧重.从商品生命周期(包括商品生产.消费和垃圾处理全过程)角度分类,垃圾治理的社会主体可归类为商品生产者.垃圾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