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汉化—史理合一系列之一(4)

(0)

相关推荐

  • 少年说‖珺珺(68):现在,历史,将来(十四)

    在中国的北方,胡人建立的众多王朝仍不停地打杀,有时,甚至连一个王朝的名字都还没弄清,就被另一个王朝消灭了.这种令人后怕的局面,一直到北魏帝国建立,才稍微有些歇止. 北魏是鲜卑族的王朝,当时的胡人和汉人 ...

  • 北族风云系列之三·欲迎还拒的北族汉化之路

    大家在中学阶段的历史课本中肯定会学到一个知识点,那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我们的教材中把孝文帝塑造成为伟大的改革家,并强调其改革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以上之说固然无误,但 ...

  • 北魏孝文帝为何迁都?迁都对北魏有何影响?

    接下来古朝网告诉大家的是北魏孝文帝为何迁都?迁都对北魏有何影响?希望以下内容能揭开大家的是疑惑!! 拓跋宏,又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大融合 北魏历经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于439年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100多年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471年,只有4岁的拓跋宏即北魏帝位,是为孝文帝,孝文帝成年后积极推行改革,使衰弱的北魏又逐渐 ...

  • 敏捷变革—史理合一系列之一(1)

    从中国历代变法透析变革的敏捷精髓 如果从"阶层利益"和"社会变革"两个维度来看,中国历史变迁就像是一个大的S曲线.而在这个曲线中,有7次社会变革是起到了加速或转 ...

  • 王莽改制—史理合一系列之一(3)

    王莽改制-敏捷变法分析之三 假如在2000年前,一个人上台,下令不准买卖奴隶,这是不是改革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个命令朝着人权方向前进了一大步.这个命令与美国总统林肯在1863年11月发表的著名的 ...

  • 中 华 孝 文 化

     中 华 孝 文 化 --记三峰殿口孝文化陈列馆      浙江大学哲学系朱法贞教授说,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孝作为众德之一,受着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之最高原则的" ...

  • 元朝蒙古人为什么汉化很慢?| 荐文

    1206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被蒙古贵族拥戴为大汗,标志着大蒙古国的建立. 此后历经窝阔台.贵由.蒙哥三代大汗,直到1260年忽必烈即位于汉地为止,这半个世纪的历史在蒙元史上被称为大蒙古国 ...

  • 史记--孝文本纪

    孝文本纪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事在吕后语中 ...

  • 资治通鉴第十四卷·汉纪六(太宗孝文皇帝中)

    起阏逢困敦,尽重光协洽,凡八年. 太宗孝文皇帝中 ◎ 前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 冬,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 十一月,丁卯晦,日有食之. 诏曰:"前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 ...

  • 史记·孝文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解惠全 白晓红译注 [说明与解析] 这篇本纪记载了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间的种种仁政,赞颂了他宽厚仁爱.谦让俭朴的品德,刻画出一个完美贤圣的封建君主的形象. 这篇本纪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录了许多文帝的诏书 ...

  • 草书:史记•孝文本纪19

    草书:史记•孝文本纪19

  • 马来西亚华文:本土化还是汉化?究竟如何使用,才不会引起争议?

    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假如想理性地对华文本土性进行探讨,很容易被抨击为亲中或反中.因此对华文规范的讨论容易沦为群体认同与形态的战场,难以就事论事. 不久前,关于华文规范的课题又在马来西亚引起广泛议论.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