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邓绍基)
相关推荐
-
累珠妙“曲”
(朗读者:赵朋)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年少时见到这段文字,便一见钟情.爱不释手--闲来就写写划划一 ...
-
元曲是由宋词演变而来的吗
宋词是宋代文学的灵魂,元曲是元代文学的辉煌,两者虽然都脱胎于诗,但风格却大相径庭,词贵雅,曲尚俗:词贵含蓄,曲尚显露.但二者各臻其妙,但也不乏相似的地方,因此有人认为,元曲是从宋词发展而来的,事实真的 ...
-
什么是宋词元曲?
蔺靖 一.宋词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也为后来的明清戏 ...
-
元曲教学第一讲 什么是曲及曲的分类
元曲教学第一讲 一.什么是曲及曲的分类 什么是曲? 我们所学习的曲,主要是指元曲 说到元曲,大家马上会想到一个问题 唐诗和宋词的界定非常明确,唐诗有古体,有近体,但都是诗:宋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但都 ...
-
元曲,相见恨晚!
不止昨晚夜读,可能不少人都会有个美丽误会,就是误把"枯藤老树昏鸦"的<天净沙·秋思>当作诗词.其实,这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长久以来,我们着迷于诗词, ...
-
元曲经典六名句,不输唐诗宋词
元曲与唐诗宋词齐名,是元代最主流的文学样式.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通俗上来理解,杂剧就是舞台上表演的戏剧,散曲就是小曲子.在元代,出现了许多戏曲大家,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元曲四大家" ...
-
名家解读唐诗序(邓绍基)
<名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丛书>首批五种出版以后,备受读者欢迎.按照预定计划,编委会继又编选成五种,即<名家解读唐诗>.<名家解读宋词>.<名家解读元曲>. ...
-
2.序(邓绍基)
<名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丛书>首批五种出版以后,备受读者欢迎.按 照预定计划,编委会继又编选成五种,即<名家解读唐诗>.<名家解读宋 词>.<名家解读元曲> ...
-
6.邓绍基:论元杂剧思想内容的若干特征
元杂剧的内容异常广阔,元人胡祗遹说:"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 人情物性,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quo ...
-
舒绍基
舒绍基 舒绍基(1884--1950)字武夫,柏社北舒村人.毕业于北京中央海陆军军需学校,任北平行营少将经理处长,国民政府特派驻鄂绥靖公署少将经理处长,武汉行营少将经理处长等职,1940年辞职赋闲. ...
-
邓绍圣[邓绍圣]
1920年10月21日,在华法教育会的安排下,邓小平和邓绍圣等20多名学生一起到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的巴耶中学学习.在这所学校里,中国学生单独开班,主要学习法语和商贸. 克鲁梭(Creusot),法国南部 ...
-
嵩山北舒村:舒绍基出资建舒氏祠堂
嵩山北舒村:舒绍基出资建舒氏祠堂 兰溪市柏社乡北舒村位于兰溪城北30公里,距柏社乡东北5500米.这里古时隶属兰溪县灵泉乡三都三图,旧称"嵩山舒村",今属兰溪市柏社乡.1982年2 ...
-
五代晋王庭胤,字绍基,其先长安人(临沂王褒迁长安)也。祖处存,定州节度使。父邺,晋州节度使
王庭胤,字绍基,其先长安人也.祖处存,定州节度使.父邺,晋州节度使.庭胤,唐庄宗之内表也.性勇剽狡捷,鹰瞬隼视,喑呜眦睚,则挺剑而不顾.少为晋阳军校,以攻城野战为务,暑不息嘉树之阴,寒不处密室之下, ...
-
「当校长遇见德鲁克」杜绍基: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和潜能
自2016年8月成立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教育创新与校长领导力提升中心",我们开始推动彼得.德鲁克精要与学校管理实践的结合,5年来受益校长及教育管理者6000余人. 2020年 ...
-
邓绍斌:故乡(外一首)
[总第133005期] 故乡 邓绍斌 纪念老二连整体搬迁十周年而作,为了永不忘却的记忆! --题记 故乡 我的故乡 你是我梦牵魂绕 醒来之时 那挥之不去的乡愁 故乡 我的故乡 你是我千回百转 蓦然回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