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哥外传》之《人生何处不相逢》(大结局)
四哥外传
人生何处不相逢
□一川
四哥借着月光看了看眼前的这个女人,身材苗条,形容姣好,似曾相识,却又记不起是谁。
四哥说,天下四哥多如牛毛,不知你要找的是哪一个四哥。
这女人说,在我心中,四哥只有一个,那就是侠肝义胆的渔沟四哥。
四哥迟疑说,女士,你是?
这女人说,我是杨翠花啊。
四哥说,莫非就是当年到渔沟躲计划生育的杨翠花?
于是四哥连忙与大家引见,重新回到店内,彼此畅谈,一阵唏嘘,不甚感慨。
原来这杨翠花当年带着两个女孩躲避计划生育,流落在渔沟街头,四哥出手相救。其中经过,版本很多,暂且不表。(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见其他版本)
这杨翠花,也是高中毕业,辗转流浪渔沟之后,回到沭阳,家徒四壁。先是和男人跟着人家收树,后来逐渐摸着点门道,凭着吃苦耐劳和头脑灵活,自己开了木板作坊。当时泗阳、沭阳等苏北一带广植意杨,作为农村致富途径,家庭木板作坊一家挨着一家。2000年前后,沿着宿淮公路两边,满眼都是晾的木板,白花花一片,蔚为壮观。
杨翠花夫妻俩有文化能吃苦,走南闯北,紧跟市场,生意越做越大,从木材收购,到板材加工,再到家具制作,室内装潢,财富不断聚集,成立萃华集团,做了董事长,青年企业家、政协委员、致富带头人等各种名衔纷至沓来。如今也是沭阳一带响当当的人物。

杨翠花
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四哥很难将当年那个满脸愁容、惊惶不定的杨翠花和眼前这个落落大方、气质高雅的杨翠花联系在一起。不过想想自己当年也为囊中羞涩而流落浦东,现在混出一番天地。这样一想,也就释然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确实让许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奇迹不断出现。
岁寒、花千里上前敬酒。杨翠花连忙站起说,二位老师和四哥都是我当年的恩人,应该小女子敬你们才对。
众姐妹拉着手,彼此寒暄。当得知陈姐几个都有自己的生意,杨翠花提议几个人再喝一杯。

傻妞说,和杨姐姐相比,我们那都是小打小闹,实在是小姑(巫)见大姑(巫)。
引得众人大笑。
倒是苏芬看她们生意经谈得正欢,显得有些落寞。
四哥拉了拉苏芬的手说,咱俩聊聊。
苏芬羞赧,嗔道,你现在的胆子倒是不小。
四哥老脸一红。
岁寒、花千里和木老板,凑在一起,从先秦文学谈到唐诗宋词,从《金瓶梅》谈到《红楼梦》,最后吹到了弗洛伊德、马尔克斯、博尔赫斯。
岁寒谈兴正浓,又扯到了周瘦鹃和张爱玲。
四哥看苏芬早有倦意,果断掐断岁寒的谈兴。
众人彼此留下联系方式,握手告别。
2010年四哥和岁寒在“盐河人家”喝酒时,看见窗外的河边一个白衣飘飘的女子缓缓而过,于是讨论要在2020年写一本故事。这个故事,应该从1990年淮沭河边的那次邂逅写起。
岁寒说,故事其实不需要编写,人生其实比故事更像故事。我们只需要做个忠实的记录者即可。
四哥说,有些故事说着说着就结束了,每天又有新的故事在上演。大多数都被潮流挟裹着前行,也有人不屈从命运的安排而抗争。我们都是故事的主角,不断编织着自己的故事;我们也是故事的读者,阅读着思索着别人的故事。在故事里,我们有时是假装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也会假装不正经而演绎着一地鸡毛。
岁寒说,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呢。
四哥说,就叫《四哥外传》吧。
水寒说,四哥名字太普通,要不用你的真名吧。
四哥说,四哥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四嫂是谁。当然四嫂是谁也不重要,再重要的故事都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