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9月1日|日常

9月第一天,姑娘今天大学开学。公号老朱煮酒发了篇旧作,《“我忘了有一只小鸟在慢慢长大……”》“我忘了有一只小鸟儿在慢慢长大”|父女谈。这是我在中国周刊刚刚起步时写的一篇小日记,写于2009年5月16日。文章收入了《愿孩子好过你的世界》时光流逝,文字已旧,情理依然。尚堪一读。
小鸟已经长大,今天开始要学着自己飞行了。我也算老怀甚慰。
最近这几年,不断有人问我,后悔不后悔自己做出的人生选择。人生难免会有很多后悔的事,比如我后悔年轻时没有好好读书,没有轰轰烈烈谈过恋爱,等等。书可以补读,恋爱可以从别人的故事中品尝,而幸福的家庭生活则是一种补偿。至于别人最关心的所谓离开体制,熔断职业生涯,我没有任何的悔意,只有庆幸。但是,我说人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孩子成长过程,我没能陪她身边,一起长大,虽然有些文字记录,总是有说不尽的遗憾,也无从补救。如果时光倒流,以我今日之识见,我不会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离开她去外地工作,无论该工作有多大的诱惑,也不会再因为工作忙乱而不陪伴她。
所以,因为腰伤,太座问我去不去送时,我说这还用问嘛,当然去。
不知道是昨晚酒多了,还是今天一早要送姑娘去学校心里有些小激动,凌晨四点多醒来后就没有能再睡着。后来听说姑娘也没睡好。
5点刚过,太座起床,我也起来了,反正躺不住,姑娘也随后起来了。
太座做早饭,姑娘捣饬自己,我拄着拐杖在屋里慢慢走了几圈,纾缓腰后,端坐开始写字。
录乐府诗《长歌行》,送赠大学新生朱佩玮同学。老父亲字不咋样,心诚意真。好好学习,天天快乐——这句话是姑娘上小学时自己在家里的黑板上写的,我觉得比伟人说得更好,快乐比向上和进步更重要,没有快乐的向上和进步,是单向的,线性的,有一股子脱不掉的怨气,很容易贻害别人。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接着临写伊秉绶临韩仁碑轴,心平气和,明显有进步。坚持,则有万水千山。
6点多,她们吃早饭,写完字的我清理自己,洗漱,换衣服,如厕——今天早上内急数次,前些日子腰不好,内急竟然也少了,出门最怕上厕所,怕没有坐厕,我现在的腰是蹲不住的。清空了出门,以免麻烦。
内侄过来帮忙,我腰不行,内侄正好充当了壮劳力和司机,并作为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提醒他妹妹一些大学里的事。姑娘比较信她二哥的话。
我在路上只提醒姑娘,到了新环境,不欺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你。当然,我知道姑娘的性格是不会去欺负别人的。有重大事情发生,记得周知我。
车经过京开路到良乡,早上往南比较顺畅。我多年未曾经过京开路了,过去我常在京开路骑自行车,甚至步行到黄村,也曾骑车到过良乡,但这些年蜗居在家,北京周边,熟悉与不熟悉的,都很少去了。一来是年龄大了,没有了年轻时愿意折腾的劲头神气;二来一饭三遗,髀肉横生,骨脆肉松,身体条件也差了;三来是觉得书房里的事都忙不过来了;四是太座忙着茶叶店养家,姑娘又不愿意跟我一起出去,所以,对别人游山玩水,也就只剩下艳羡了。
到学校门口,有很多比我们更早到的学生和家长在,太座和内侄匆匆帮姑娘卸下行李,拄拐的我和太座,在用绳子拦起的安全线外跟姑娘道别,打完招呼,姑娘推着一个箱子背着包,跟着志愿者头也没回就进了学校,连张合影也没有。
“好好学习,天天快乐。这是你自己的话,我觉得是说得最好的。愿你一切好。”看着姑娘的背影消失,我心里默念了这句话。然后和太座内侄回车上,回城里。
回城的路赶上上班高峰,略有些堵,好在我们在南城。把内侄送回去,今天辛苦他了,太座开车带我回家。我在小区外吃了早餐,两个包子一碗小米粥,6.5大毛,然后去买了鸡蛋和几个西红柿,一斤手擀面,不到30元,回家。
朋友圈刷屏的,全是开学新闻,尤其是深圳某学校外,铁网上爬满的家长,有网友问我怎么看?
我觉得他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他们的行为又怎么配做父母呢?
宁远在明月村做了一个图书馆,请我推荐我喜欢的一部分书。宁远发我的明月村图书馆照片很漂亮。我答应了,本周拿出书单。
印刷学院时代的老同事P如今在首都师范大学当老师,她给我发了个关于转系和选专业的说明,以及班车往返情况,告诉我下周她要去良乡校区。我感谢了她,想来姑娘也不会去找她,我也没告诉姑娘P的联系方式。
头条的流量分成到账,蚊子肉也是肉。
整理公号流水账。开始修改昨日写的《仁慈江湖》的读书笔记。
中午,太座做了西红柿打卤面,老夫妻俩的午餐。虽然日常独自一人吃饭,或者老夫妻俩吃饭常事,但今天气氛却感觉有些不同。太座一边吃饭,一边跟姑娘视频。
姑娘报告说,她搬那个大行李箱的时候,实在无助,一位过路的姐姐帮了她。我说乐意助人的人,都是好人,可以认识交个朋友,自己看别人遇到难处,也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不用想回报,只要尽心尽力做了就行。你老爸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世间行路宽又畅。
午饭后,稍微走了走,睡了个午觉。太座下午去了马连道,我起来将读书笔记改完,用了个标题,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一首的诗句,《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从昨天的2700字,改成今天的3400余字。傍晚的时候发给了张杰。
下午或坐或立或行,交替中接着整理了我的8月素材。数据还是非常蔚为壮观的,光8月的流水账,就写了9万余字啊。
太座告诉我一些姑娘的事。我告诉姑娘,这很正常,一是大家都刚到一个新环境,在陌生环境里大家都会小心翼翼的,尤其女孩子,这是正常人的心理。另外,宿舍里北京女孩多,北京女孩大多比较独立自负傲气,很少会主动跟人招呼,我上大学时也是这种情况。等熟悉了就会改变。
姑娘告诉我,她觉得可以的时候还是喜欢自己行动。当然,我鼓励了姑娘,这种环境,一个是自己主动、自己行动,结识更多新朋友,二是认真读书。同校或者不同学校的学生,最后的差异体现在对世界的认识上,可归结于两点,一是结识的朋友,二是通过阅读涉猎更广泛的世界,感悟更深刻的人性。这也是我的心得。
整理完,收拾,下楼,出门。路上读书,《他山之石:鲁迅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地铁5号线上,边上坐了一个人,微信跟人说话时声音稍大,我听到了,不是故意的,他大概跟对方评价第三人:“他(她?)就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的文艺小青年”。
我挺讨厌历史虚无主义这个词......我扫了一下他眼前的手机,正在刷今日头条,头条和微博上,如今所谓历史和军事的博主,凡是大谈民族主义的,基本上都是垃圾。
我到达时,大部分人已经到了......都是老媒体人,有还在媒体的。我和老孟伟志算是著名的帝京秋风三剑客了......
晚上聊了许多,也聊到如何做报道的问题以及愿意沉下心来采写的人越来越少的问题——这个话题,这些年来我好像第一次在饭局上听到了,过去这些年听到的都是创业、换工作、上市,挣钱,等等,竟然蛮开心,虽然大家对能不能像过去似地出好作品都比较悲观,但是,正如老孟和我都坚持的,在内容上整体坚守底线合格即可的情况下,有条件的,一定要写好,还是能够赢得一定尊严的。没有了内容守住底线,挣再多钱也就是垃圾生产者。我希望那些还吊着过去的气的媒体,要坚持。
今晚上聊到一位故人,老孟再次说,我发育太晚了。发育太晚,意味着过于幼稚,单纯,这让我错过了理解许多精彩人生。
此前,我批评虎妞说她社会化不够,跟老孟说我一个意思,其实也挺好,错过了许多龌蹉,未必是坏事。
晚上喝了不少酒,1573和古井贡,我和老孟最多,三壶半,有个7两吧。坐地铁回家,路上继续读书。
学兵电话我,他上海的几个同学也想要《人民的饮食》签名本,我暂时没书了,等加印后了。
到家,收拾好,问了问姑娘今天大学第一天的感觉,她说还行吧,置办了许多必需品,“反正就自己干自己的”,嗯嗯,这就是我一直提醒她的,做自己喜欢的事,自我管理很重要,也是我后来的心得。
读了篇五四写的《我的自由基因来自童年一段不为人所知的往事》,上来,读完就躺下了。

【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喝茶请点下面小程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