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善读34:中庸(四)

(0)

相关推荐

  • 《中庸·天命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显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 中庸名句

    中庸名句1 / 2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 ...

  • 难看的《中庸》

    (朗读者:赵朋) 中庸就是折中调和,过犹不及. 中庸就是妥协保守,不偏不倚. 中庸就是人情之常,恰到好处. 中庸就是最精微正确的人生哲学-- 提起中庸之道,仿佛无人不知,各种解释难以尽举.但读罢< ...

  • 文言善读31:中庸

    文言善读31 中庸 一.故事新编 7.若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 ...

  • 文言善读32:中庸(二)

    文言善读32 中庸(二) 一.故事新编 10.焉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 ...

  • 文言善读33:中庸(三)

    文言善读33 中庸(三) 一.故事新编 13.因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 ...

  • 文言善读1:黄帝

    文言善读1 黄帝 一.故事新编 1.爱 楚人爱(   )其子,虽爱(   )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   )菊,众人爱(   )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     ) ...

  • 文言善读2:帝喾

    文言善读2 帝喾 一.故事新编 5.  本 柳宗元本(   )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   ),反其本(   )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   ),即今日所见本(   ),以本(  ...

  • 文言善读3:唐尧

    文言善读3 唐尧 一.故事新编 9.察 郡守察[     )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    ),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    ),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   )孝廉,足见帝之察(  ...

  • 文言善读4:虞舜

    文言善读4 虞舜 一.故事新编 14.除 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      )其东屋之除[   )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   ...

  • 文言善读5:庄子

    文言善读5 庄子 一.故事新编 18.当 李斯为秦相,当(    )政.当(   )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    )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      )死.李斯念其功,以功当(      ...

  • 文言善读6:伯夷、叔齐

    文言善读6 伯夷.叔齐 一.故事新编 21.度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   )之,至市方知忘度(   ),徘徊几度(   )欲反,度(   )之再三,则度(   )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