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真实案例,读懂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障碍

提起自闭症,很多不了解内情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刻板的印象:一个孩子独自蹲在角落自己独自玩着,不愿意理别人。

还有一些看过《雨人》等影视节目的人,又会觉得自闭症孩子都是天才,身怀特殊天赋。

其实,每个自闭症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表现更是不尽相同,有的孩子毫无语言能力,有的却是辩论小能手;有的孩子智商不足40,有的却是智商120的小天才;有的孩子对人毫无兴趣,有的却是个粘人精……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感到疑惑:那什么才是自闭症孩子共有的核心特征呢?

根据美国最新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自闭症的核心表现可以归为两大方面,第一是社交障碍;第二是局限及重复性的行为和兴趣。

今天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出发,梳理自闭症孩子共有的核心表现,并给出几点小建议,让家长能更好的和孩子相处。

1.社交障碍

小宝今年三岁了,口语能力不错,会说很多话,但是小宝妈妈还是很焦虑。

有一次,小宝奶奶生病了,妈妈带着孩子去看奶奶。到了医院后,奶奶看见小宝很高兴,笑着招手叫小宝过去。但是,小宝却像什么也没听见一样,看也不看奶奶一眼,进屋坐在地上就玩起了飞机。

隔壁床的叔叔主动和小宝打招呼,他也不理。叔叔又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啊?”奇奇却回答说:“名字”。

通过这个小案例,可以明显的发现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自闭症孩子在社交中的表现。总结起来有三个特点:

1.缺乏社交和情绪上的互动,包括来回的对话,和情绪的分享等。

观察小宝的情况,他的口语能力很好,但是隔壁床的叔叔跟他打招呼,他却没有回应;对叔叔的提问也不能给出合适的回答。这些都证明小宝在来回的对话上有困难。

2.缺乏非语言的沟通行为,比如对视,肢体语言等。

在案例中,奶奶叫小宝过去,可是小宝看都不看奶奶一眼,说明奇奇在眼神交流上需要帮助。

3.难以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包括在不同场合展示出恰当的行为,以及发展友谊等。

小宝本来是去医院看奶奶,可是进了病房却自己坐在地上玩儿,既不和奶奶说话,也不和别人打招呼。这说明奇奇还不能在他不熟悉的场合展现出合适的行为。

看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自闭症孩子在社交中会缺少社交和情绪上的互动,缺少非语言的沟通行为,并且难以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这三个特征导致了他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那家长可以怎么做呢?这里给你三点小建议:

1.多引导、多示范、多参与。

在有同龄孩子想和我们的孩子玩的时候,家长可以作为同伴一起加入游戏,起到示范作用,或者以小朋友的角度去引导孩子融入游戏。

2.使用社交类绘本或视频。

根据孩子的能力和需求挑选一些社交类的绘本,比如:《大卫不可以》、《有礼貌的朵拉》和《和我一起玩》等,也可以加入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更深刻地体会。

3.多鼓励。

如果孩子有一点点的社交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和肯定。

2.刻板、重复行为

前几天,看到瑶瑶妈妈吐槽:瑶瑶每天都会带香蕉到幼儿园吃,有一天,妈妈忘记了准备,瑶瑶一直在幼儿园大哭大闹,老师把她抱在怀里安抚,瑶瑶哭的更厉害了,最后还是妈妈给她送来了香蕉,瑶瑶才逐渐停止哭闹。

另外,幼儿园玩游戏时,其他小朋友会选择各式各样的玩具,但是瑶瑶却只喜欢拿那个黑色的小飞机,嘴里还会不停的念叨:小飞机飞呀飞。老师拿来其他的玩具,瑶瑶却不要。

从这个案例看来,这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自闭症孩子在局限兴趣和刻板行为方面的表现。总结起来有四个特点:

1.刻板或重复的语言和动作。

瑶瑶在玩小飞机的时候,嘴里总是重复说:“小飞机飞呀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重复性语言行为。

2.坚持程序或仪式性行为。

瑶瑶每天必须要在幼儿园吃香蕉,吃不到情绪就要崩溃,说明她对吃香蕉这件事有异常的坚持。

3.高度局限性的兴趣。

比如,瑶瑶只喜欢玩一个黑色飞机,老师给她别的飞机,她都不要,这就是一个常见的,只对特定的玩具有兴趣的例子。

4.感觉异常,就是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对环境中的刺激高度或低度敏感。

普通人可以接受的噪音,对有些自闭症孩子来说可能非常刺耳,比如瑶瑶在老师抚摸她,安慰她的时候,她哭的更厉害了。这可能暗示了瑶瑶对触觉上的刺激高度敏感,轻柔的抚摸对她来说可能像重重的拍打一样。

显然,自闭症孩子在局限兴趣和刻板行为方面的特点,包括刻板或重复的语言和动作,坚持程序或仪式性行为,高度局限性的兴趣,和感觉异常这四点。

但要注意的是,自闭症孩子不一定会把这四个点全都表现出来,但他们至少会展现出其中任意两点,而且这些特点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那作为家长,能怎样帮助他们呢?这里有几点小建议:

1.多做一些改变。

在孩子总是重复一件事时,我们可以先观察,再想办法加入进去,最后,逐渐改变孩子的玩法。

比如,瑶瑶喜欢在地上不停地滑动小汽车,在观察了她的玩法之后,我们可以加入她,和她一起滑汽车。当孩子有注意到我们的时候,可以说:“哇,我的汽车开到墙上了”,如果瑶瑶跟随着我们滑到墙上,就可以慢慢地在变换玩法,“你看飞机也滑到墙上啦,小熊也上来啦,他们要排队滑滑梯喽”,像这样加入新玩具和创新玩法。

2.建立日程表。

如果孩子接受改变比较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建立日程表,标明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做什么事情。

我们可以先让他适应时间表,再改变其中一个小点,比如时间表规定10:00弹钢琴,我们需要提前告知孩子弹钢琴的时间会改变,并且在他接受改变的时候及时表扬。

我们可以慢慢从改变一项,到两项,最后过度到随机安排。

不同的自闭症孩子,症状也不同,相对应的干预方法也各有差异。其实,家长最应该的是抓紧时间干预,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 推/荐/阅/读 ————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