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凡病若(应作“或”字解。)发汗、若吐、若下、若亡(应作“丧失”解)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相关推荐
-
灵素之问 |《伤寒论》坏病正义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简介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 ----- 何为坏病 &l ...
-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凡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58条)
凡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原文]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征引] 魏荔彤:上三'若'字作"或'字看,下一'若'字作"当'字者. 山田宗俊:& ...
-
五十八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58) 这一条论述病达到阴阳自和必然自愈."凡病"泛指一切病证,"凡"是大凡的意思,是个发语词 ...
-
阴阳自和必自愈正义
作者: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58] 第58条需要结合其他条文来理解.先看<辨脉法>: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自得解者,何也? 答曰:其脉浮而紧,按 ...
-
卷四129,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小便利,必自愈. 注 大下之后,复发其汗,重亡津液,小便当少,以水液 内竭故也.勿治之,言勿利其小便也.须俟津液回 而小便利,必自愈矣. 集注 程知曰:言下后复发汗,有俟津 ...
-
《古今医彻》汗下不解
夫汗之不解者. 谓汗出不彻也. 汗出不彻. 则脉紧恶寒而表症仍在. 尤宜汗之者也. 然有汗愈出而愈不解者. 如汗出而肢冷.阳气衰也. 汗出而脉躁.阴气竭也. 汗出而烦满.胃液干也. 所谓汗所当汗而不解 ...
-
十七、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原文58
十七.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原文58 [郑论] 按汗.吐.下三法,与亡津液,审其别无他苦,但见阴阳自和者,必能自愈.若现有别证,相机治之,便得也. [阐释] ...
-
三十五、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 (谓大邪已散去。),心下痞〔鞭〕,噫气(即饱食息也。俗曰打饱呃。)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原文161
三十五.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 (谓大邪已散去.),心下痞[鞭],噫气(即饱食息也.俗曰打饱呃.)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原文161 [郑论] 按伤寒病,至用汗.吐.下三法,外病已解,而见心下痞 ...
-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徒赵校对版)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旋覆代赭石汤方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 ...
-
周末分享: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22)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并治第十二
版权所有,可转载不可剽窃! 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22)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并治第十二 王东海 [原文]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注释]寸口者,在论惊悸条中,是专指左寸之心.动者,脉在 ...
-
9月,这菜1块钱1大捆,拌一拌就上桌,清爽解腻,好吃又下饭!
莫愁厨路无知己,谁人不识小面姨 点击关注小面姨美食日记,置顶公众号 ▎ 小面姨美食日记 ▎ 小姨原创,需要表扬∣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评论转发,小手一拉∣你我一家,心里开花 图文 ∣ 小面姨 莫愁厨 ...
-
5月,难舍难分,爱情出现转机,3大生肖旧情复燃,余生请多多指教
5月,难舍难分,爱情出现转机,旧情复燃,余生请多指教的生肖蛇. 此类人擅长思考,任何事物在他们面前,很有可能一秒就看穿本质,能够运用个人的智慧和洞见,迅速地取得成功.而且,生肖蛇身上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 ...
-
一文详解城投公司(下)
嘿,我是那个量产不高的老盐, 为了表达我的歉意,只能确保每一期的发送质量了. 这样稀稀拉拉的发文节奏,预计还要持续一个月,请大家见谅. 文章有点长,但我希望你能坚持,看到最后. 最近,我们和一家证券公 ...
-
喜茶蛋糕配方大揭秘!复刻同款就这么简单??
- 紫薯芋泥蛋糕 - 自从喜茶出了芋泥波波奶茶以后,芋泥就一跃成为奶茶届的新宠,直到今年也仍旧热度未减,甚至把这股风潮刮到了甜品界!芋泥爆浆蛋糕.芋泥雪媚娘.芋泥三明治,但凡有芋泥元素,都是今年的大热 ...
-
吴佩衡讲伤寒 | 不可发汗、不可攻下、不可涌吐,少阳病到底应该怎么治
少阳为天地生阳之气,从阴出阳,发育万物,故曰少阳.在自然界以一岁而论,属于春之正.二.三月,以一日而论,则为寅卯辰三时.盖天阳之气,在冬令亥.子.丑三月,潜藏于地下寒水之中,至春令寅.卯.辰三月渐升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