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家求学海外,跨文化写作历炼,指点写作迷津
相关推荐
-
英文润色是否有利于sci论文的发表
sci论文都是需要润色的,英文润色更加有利于sci论文的发表,但是作者需要选择专业的英文润色机构,否则即使勉强将论文翻译出来,也避免不了因为中式英语而被拒稿,对于很多英文水平不高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论文 ...
-
创作指南|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写作者,大部分人缺少了什么
作者:文穴Android 校对:litcave 工作室 配图:Online 很多人想成为一个作家,靠自己的一支笔走天下,拥有高雅的声名和丰厚的财富回报,而且还可以放荡不羁地行事,甚至走到哪里都能拥有一 ...
-
2021.4.26日原创微头条
我因为很难平衡写作和日常生活之间的时间关系,所以,我非常好奇那些创作界的高手都是如何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的. 今日我看了一本书,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就被吸引住了,打开书看到的内容更是让我感觉自己淘到了宝贝. ...
-
孙显斌丨跨学科与跨文化:从海外汉学看国学或中国古典学的意义
跨学科与跨文化: 从海外汉学看国学或中国古典学的意义 孙显斌 孙显斌,1975年生,哈尔滨人.文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典籍数字化和科学技术史.著有<〈汉 ...
-
比较文学形象学专栏||西方的中国形象:源点还是盲点?——对“跨文化形象学”研究相关问题的质疑
作者简介 周云龙,男,1979年生,文学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学术集刊<圆桌>主编,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述有< ...
-
顾明栋老师专栏 || 中国诠释学与文本阐释理论 ——跨文化视野下的现代构建
本文原载<南京大学学报>2017年03期第60-78页 已获作者授权推送,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 顾明栋,字泽木,中国江苏人,芝加哥大学博士,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 ,英国 ...
-
黄文虎 || 武松形象的跨文化阐释——以美国华裔学者《金瓶梅》研究视野为背景
注:本文原载于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0卷第3期,本公众号已获作者授权,特此致谢! 作者:黄文虎(1986-),男,土家族,籍贯湖南张家界,华侨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及海外汉学 ...
-
译研动态|陈晓明:“新世纪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海外传播数据库”推动中国文学向世界传播
2018年5月26日,"新世纪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海外传播数据库"项目将在南京"一带一路"国际文学论坛发布. 由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联合中国作家协会< ...
-
作家名片 | 李佩甫:每一次写作都是我回家的过程
编者按 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日益兴盛的背景下,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联合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启动" ...
-
从“无名氏”到畅销作家,扒一扒马伯庸的写作史
4月30日,电影<古董局中局>定档. 毫无疑问,这部悬疑电影的同名小说作者--马伯庸,也是电影的宣传亮点之一. 对于新读者而言,马伯庸身上的标签是"历史小说"作家.但老 ...
-
跨文化交流 波兰诗人著书品评中国诗人吉狄马加诗歌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4-25 08:39 <永不熄灭的火焰:吉狄马加诗歌评传>书封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诗歌一直在寻找属于它的人,诗人也一直在寻找懂得他的人 ...
-
实拍北京直达台湾的跨海大桥,投资上百亿仅用6年建成,太震撼了
实拍北京直达台湾的跨海大桥,投资上百亿仅用6年建成,太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