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彬|寄语《红楼梦文史新证》
相关推荐
-
苗怀明:给网络红学把把脉(大嘴说红学之十六)
上篇小文发出后,有朋友对"网络红学"这一概念提出质疑,本来笔者想用业余红学.民科红学.草根红学.非主流红学之类词语,但总觉得不够准确妥帖,思来想去,用了"网路红学&quo ...
-
张昊苏:胡适“新红学”研究范式及其发展变异
"新红学"虽一定程度上受乾嘉学风的影响,但本质上是现代学术的产物,更明确地说,是胡适在接受西方实证主义学术方法之后,用以指导中国学术研究的一种存在.其核心观点是目<红楼梦&g ...
-
苗怀明:让红学重返学术界——在雅俗之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高端论坛上的致辞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上午好! 作为会议主办方之一,我首先代表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对各位的光临表示欢迎,感谢大家对本次论坛的支持. 会议代表合影 大家看到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名单,可能会感到有些诡异,因为红楼 ...
-
赵建忠:新红学百年之际对《红楼梦》“作者”和“版本”研究问题的反思
从民国十年(1921)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至今,"新红学"已经走过了整整百年的研究历程. 胡适<跋〈红楼梦考证〉>手稿 站在学术发展史的立场看," ...
-
马瑞芳:刘心武“秦学”争议始末
刘心武用"秦学"讲<红楼梦>引起广大观众看百家讲坛的兴趣,引起读者看<红楼梦>的兴趣,也引起红学界广泛不满.媒体大做文章的所谓"红学家群殴刘心武& ...
-
苗怀明:红楼不是藏宝图——从《红楼梦的破译》说起(大嘴说红学之七)
作者附言: 这篇小文首刊于<博览群书>2002年第11期.那时笔者刚博士毕业不久,连红学会会员都不是,还没有如谩骂者所说的开始膨胀,但已经对红学乱象发表不同意见. 转眼之间,十几年过去了, ...
-
高淮生:郭豫适先生与《红楼梦》研究(名家与红学系列之十)
2011年8月22日,<学术史与方法论的不倦阐释:郭豫适的红学研究--当代红学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六>(2万8千字)结稿. <学术史与方法论的不倦阐释:郭豫适的红学研究> &l ...
-
乔福锦:做人·做事·做学问——怀念胡文彬先生
4月27日中午,青年学友顾斌打来电话,告知胡文彬先生已经病危.傍晚,建忠兄发来微信,情况得到进一步证实.尽管胡先生近年身体大不如前,听到这样的消息,依然十分震惊. 胡文彬先生 年前腊月廿六日上午通话时 ...
-
绛珠草根:驳《苗怀明:说说红学研究的学术门槛》一文
编者按: 小文<说说红学研究的学术门槛>刊发后,引起较大争议.此后王贺先生的<学术研究的门槛及其他>一文表达了大体赞同的意见,今天再发一篇基本持反对意见的文章.该文颇有代表性, ...
-
苗怀明:网络红学的前生今世(大嘴说红学之十五)
所谓网络红学,就是在互联网上以网站.论坛.博客.微信群.公众号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呈现出来的红楼梦研究,它是随着网络的兴起而产生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属于新生事物.因其与传统的业余红楼梦研究迥然不同,有着自 ...
-
赵建忠:新时期红学的重要推动者——深情缅怀胡文彬老师
编者按: 惊悉胡文彬先生仙逝,深感哀痛.本号特刊发赵建忠.吴敢两位教授的纪念文章,以表哀思. 公元2021年五一劳动节,我得知了胡文彬老师于当日下午14:22分去世的噩耗.勤勤恳恳为红学事业劳动一生的 ...
-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
<红学流派批评史论>,赵建忠著,中华书局2021年版. 目 录 张庆善序: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 导论:红学流派批评史论的新建构 第一节 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 --"一芹一脂" ...
-
吕启祥:春华秋实出津门
面前这一套<天津<红楼梦>与古典文学论丛>共十本,如此集中展示和规模效应,在地方(省或市)红学界,尚属少见. <天津红楼梦与古典文学论丛>,赵建忠主编,知识产权出版 ...
-
高淮生:《名家与红楼梦研究》
<名家与红楼梦研究>,高淮生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目 录 自序 上 编 第一章 蔡义江:"追踪石头"答客问 第二章 胡文彬:"红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