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莪术
相关推荐
-
苏木原名苏枋, 苏木入药始于唐代,首载于...
苏木原名苏枋, 苏木入药始于唐代,首载于<新修本草>,谓:"主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对其活血祛瘀用治妇科产后血瘀之证已有明确的记载.<本草拾遗>曰:&q ...
-
马大正主任医师运用药对治疗月经病
马大正主任医师运用药对治疗月经病的临床经验.认为 山药-鸡内金健脾通经治闭经, 降香-旋覆花降气活血以通经,猪苓-茯苓利水渗湿以止血,花蕊石-阳起石化瘀止血治血证,醋-地榆清热凉血以收敛,川芎-白酒行 ...
-
活血调经药的简单归纳
丹 参 <神农本草经> 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气微,味微苦涩.以外表皮色红者为佳. 切厚片,生用或酒炙用. [药性]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 ...
-
赤芍丹皮同配伍,凉血祛瘀可消痈,是温病、痈疡、月经病常用药对
谈到中药方剂的配伍,古往今来不乏有诸多经典良方值得一说,比如六味地黄丸的配比就十分精妙,"三补三泻"使路畅无阻.精血可生,而无滋腻之碍.人们不仅对熟地黄.泽泻.茯苓等比较熟悉,其中 ...
-
中药古今研究:刘寄奴
一.典籍摘要 1.<本草便读>:"破血行瘀兼逐水,辛苦微温:和伤消肿并调经,肝脾两达." 2.<唐本草>:"主破血,下胀." 3.< ...
-
月经量少..痛经..通经汤(血瘀)..徐志华
13.通经汤 当归.白芍各10克,川芎5克,丹参.红花.桃仁.川牛膝.香附.郁金.三棱.莪术.泽兰.刘寄奴.益母草各10克.水煎服. 活血化瘀,理气调经. 主治因血瘀所致月经过少伴小腹胀痛拒按,舌紫黯 ...
-
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31)治法点滴|常见痛经三大原因及治法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常见痛经三大原因及治法 ◎从水到渠成看不荣则痛 妇科病里最为常见的莫过于痛经了.凡痛症在<黄帝内经>中总不离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两大版块,这也是很多病痛的共同原因. 不 ...
-
中药古今研究:水蛭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2.<本草拾遗>:"人患赤白游疹及痈肿毒肿,取十余枚令啖病 ...
-
中药古今研究:冬葵子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久服坚骨长肌肉,轻身延年." 2.<本草经集注>:"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 ...
-
中药古今研究:石韦
一.典籍摘要 1.<本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2.<名医别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藏,去恶风,益精气.&q ...
-
中药古今研究: 补骨脂
点击加载图片 一.典籍摘要 <药性论>:"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 <开宝本草>:"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 ...
-
中药古今研究:石榴皮
一.典籍摘要 1.<名医别录>:"疗下痢,止漏精."2.<本草求原>:"洗治疥癞." 3.<本草拾遗>:"主蛔虫, ...
-
中药古今研究:砂仁
一.典籍摘要 1.<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2.<开宝本草>:"治虚劳冷痢,宿食不消,赤白泻痢,腹中虚痛 ...
-
中药古今研究:青风藤
一.典籍摘要 1.<本草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药酒中用." 2.<本草汇言>:"清风藤,散风寒湿痹之药也,能舒筋活 ...
-
中药古今研究:茵陈
一.典籍摘要 1.<中药大辞典>:"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2.<神农本草经>:"主 ...
-
中药古今研究:瞿麦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 2.<名医别录>:'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 ...
-
中药古今研究:地肤子
中药古今研究:地肤子 药王追随者2021-05-02 09:24:53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2.<名医别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