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势” ──古典本草药理学及其于经方之应用举隅(上篇)
相关推荐
-
jt叔叔经方本草 笔记3
原文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㕮咀(fu,ju,三声,咬嚼),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 ...
-
药 势--古典本草药理学及其于经方之应用举隅(上篇)(药势1234)
药 势 古典本草药理学及其于经方之应用举隅(上篇) 案:本文为未成之草稿,或有不合实际之处,拜大家务必不要留手,重骂下来即可,这样我也才有一个反省订正的机会.谢谢大家. 楔子 在中医的学习之路上,不 ...
-
刘国轩药对100讲24讲-桂枝白术配伍的临床举隅-详解肝癌腹水医案
刘国轩药对100讲24讲-桂枝白术配伍的临床举隅-详解肝癌腹水医案
-
JT叔叔论药势 - 提升你对中医药的认知水平
在中医的学习之路上,不只一次听见老前辈对学习者的提醒:「要明白一味药的药性.药理.效用,若走上西方化学的『成分分析』这条路,就完蛋了. 那么,一味药的药性,自然就该照中国传统的看法:性味如何,归于某经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药势> 地黄(续)&阿胶(106)
5.3.1 <药势> 地黄(续)&阿胶 <神农本草经>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药势>茯苓(46)
<药势>茯苓 茯苓这味药呢它是一种生长在松树底下的菌类,松树的树根在泥土底下,它用很长的时间会长出一种菌类,就是很大一坨,然后你切开来里面是很白的,那这种菌类称之为茯苓,那同样是生长在树底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药势>白术(44)
2.6.2 <药势> 白术 那接下来呢我们先来讲"术"这味药.我们教到桂枝去桂加苓术汤时,如果以这个桂枝去桂加苓术汤的结构来讲的话,其实比较单纯就是说茯苓跟术呢,都是可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药势> 人参(43)
2.6.1 <药势> 人参 <神农本草经>: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那这个我们会 ...
-
JT叔叔慢慢教-105/106-肺痿的用药特色 炙甘草/<药势>地黄(续)&阿胶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JT叔叔慢慢教-105-肺痿的用药特色 炙甘草 肺痿的用药特色VS炙甘草用量VS补气VS黄芪 我们既然要开始讲到肺痿了,其实我们也就可以去认识一下肺 ...
-
张士杰《古法针刺举隅》自序:“针药辨证不同”
自序 自传说中的"伏羲制九针"至<黄帝内经>之成书,历经数千载,故展现在该书中有关针刺之独特理论亦势必更加完普,乃至迄今仍为人们所尊崇和效法.遗憾的是该书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