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厚忠讲中医诊断之“望诊”-望色十法与注意事项20190605-03

(0)

相关推荐

  • 真正看懂“寒热虚实”,则可入中医之门,看《辅行诀》传人张大昌是如何论述的

    昨日看了张大昌的<辅行决>,他与郭老一样,也说中医界基本不懂寒热,心有共鸣矣.特摘录其论述,虽仅数百字,但言简意赅,义理深幽,细读无不拍案叫绝,特此摘录如下: 一.虚实辨 古人论虚实,以& ...

  • 中医的诊断 (望.闻.问.切)|祖传四代名医杨晋

    中医的诊断(望.闻.问.切) 图片来源:祖传四代名医杨晋朋友圈 文字来源:祖传四代名医杨晋朋友圈 [修心人生] 繁华闹市静心,烦躁恼怒静心.看破世事空心,享受人生悦心.世间诸事在心,诸般美景源心. [ ...

  •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27)

    我的中医人生(45) 周志阳   2017年3月19日 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肾.大肠经.本品苦寒清泄,甘润滑肠.入肝.肾经,能清肝火.益肾阴而明目,为目赤肿痛及目暗不明之要药.入大肠经,能清热 ...

  • 十年乙肝、三年肝硬化半年治愈案

    一日,来一位患者,大约40多岁,体格中等,消瘦,坐下后诊治.患者面色暗而无光,情绪低落,自诉说自己得了十年"乙肝",现在发展到肝硬化,大约三年了,常期服西药治疗,但不理想,现在病情 ...

  • 中医诊断学必考之五色主病

    中医诊断学中的望诊历来都是我们考察的重点之一,其中的望面色又是重中之重,五色主病是其中考察最多的内容,为了让大家对这部分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特对此部分进行相关总结,加强大家对独立知识点的熟悉程度. 五 ...

  •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学[脉诊]

    弦脉 第十一个脉,弦脉.弦脉似长杆,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虽然我不会弹琴.不会拉二胡,但是琴我按过,就是为了去感应这个脉象的感觉,所以弦脉的特点是脉形端直以长,脉势较强,脉道较硬.测脉之时有紧急之象,挺 ...

  • 【望色“十法”:浮沉、清浊、微甚、散抟、...

    [望色"十法":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 关注健康,持续分享,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望色是中医诊断中一个重要环节,在"望闻问切"四诊中排在第一位,简单.直观 ...

  • 【望色“十法”: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

    关注健康,持续分享,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望色是中医诊断中一个重要环节,在"望闻问切"四诊中排在第一位,简单.直观.方便.通俗点来说就是通过观察皮肤的色泽,来为诊断疾病提供佐证,更加 ...

  • 中医系列丨第四讲:针灸经络五十穴位之三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今日,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体验中心的万瑞鑫老师为大家带来[听文化]中医系列的第四讲:针灸经络五十穴位之三,再来一起了解针灸经络五十穴位中的十个穴位,以及这十 ...

  • 小学奥数解题技巧之第十六讲 倍比法和第十...

    小学奥数解题技巧之第十六讲 倍比法和第十七讲 逆推法,这两种方法也是比较综合性的方法,孩子们不太容易掌握,但里面的例题还是不错的,可以让孩子多做一做,多总结一下,仔细想一想这种技巧的适用情况.

  • 第68讲 外感温热篇 第十、八讲

    第68讲  外感温热篇  第十.八讲   第十条: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 ...

  • 沈沛忠佳作《灵隐寺》外十九首

    灵隐寺 欲寻灵隐寺,隐约见苍松. 古刹今犹在,何处觅高僧. 竹山秋色 近闻溪水流,远望山色浓. 鸟去蜻蜓落,秋来花更红. 登大山顶峰 足踏崖顶手擎天,人在峰端白云间. 举目一览仰天笑,一生能有几会巅. ...

  • 《燕军讲武堂》晨练盘棍十法

    《燕军讲武堂》晨练盘棍十法

  • 贾海忠讲各种咳嗽特点,五味子配干姜

    2013年12月2日北京卫视(BTV)养生堂节目视频在线观看和重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贾海忠.主题是<医圣仲景食疗方-3>.主要介绍咳嗽的不同种类,鼻源性咳嗽特点,咽源性咳嗽特点,喉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