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隶书大家韩择木
相关推荐
-
蔡邕隶书《袁博碑》,笔法雄健,字势舒展
东汉<袁博碑>又称<汉甘陵相尚府君碑>与后汉<袁安><袁敞>同出于洛阳此碑字体浑厚笔法雄健,字势舒展开狂放恣肆的魏碑体之先河为隶书成熟时期典型作品康有为 ...
-
临《北魏杨孝邕墓志》有感
<北魏杨孝邕墓志(初拓本)>全称为<魏故辅国将军东梁州刺史杨君墓志铭>(公元五三二年),方形石质,边长五十五厘米,共二十行,满行二十字,总计三百六十二字.因出土时间不长,无自然 ...
-
唐隶大家——韩择木
韩择木,昌黎(今属河北通州)人,生卒年不详,唐代书法家,韩愈族叔.唐玄宗开元时,官至工部尚书.右散骑常侍,故人称"韩常侍".择木善八分,独步开元间.唐窦臮窦蒙<述书赋> ...
-
汉代蔡邕隶书《熹平石经》欣赏
<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转自:网络,致谢~ 专栏 50节精品课 隶书好大王
-
唐代隶书四大家之—韩择木,汲取汉碑精髓,将楷意融入隶书
导语:韩择木书法造诣颇高,以分隶著称,为唐隶四大家之首.其精研书法,上承汉隶,融合篆法.富有楷意,庄重且有法度.严谨而不失灵动,开创了隶书新的时代风气,影响深远. 初唐时期,楷书作为通行字体在全国仍然 ...
-
唐代隶书《义福禅师碑》
很多人应该猜到了是<肥致碑>,对于评价,只想说此碑不俗.我们重点先看特色的撇捺,有别于孔庙三碑的大撇重捺,波画的提按过渡不甚明显,于方直中寓圆巧,笔画粗细相间,生动自然. 注意上图,两个& ...
-
唐代隶书《大智禅师碑》,不愧是“开元第一”!
<大智禅师碑>,此碑亦名<义福禅师碑>,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立,高345厘米,宽114厘米,是著名唐隶碑刻之一.<大智禅师碑>,严挺之撰文,史惟则书并篆额.& ...
-
唐代隶书《唐御史台精舍碑》,笔画丰腴!
<唐御史台精舍碑>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唐前期的几位皇帝皆好书法,唐太宗好行书,推崇王羲之,武则天以草书写碑.唐玄宗李隆基好隶书,他写的<石台孝敬碑>&l ...
-
【佳作】唐代隶书 《唐御史台精舍碑》,笔画丰腴!
<唐御史台精舍碑>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唐前期的几位皇帝皆好书法,唐太宗好行书,推崇王羲之,武则天以草书写碑.唐玄宗李隆基好隶书,他写的<石台孝敬碑>&l ...
-
唐代隶书《唐御史台精舍碑》
<唐御史台精舍碑>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 唐前期的几位皇帝皆好书法,唐太宗好行书,推崇王羲之 ...
-
唐代隶书与清代隶书的区别
隶书,自先秦至当代,在中国书法发展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其规矩有则,法度易掌握,操作简易,实用美观,深受各代人的喜爱.但由于时风的影响,各代隶书的命运则是不同的. 从书法发展史来看,隶书有两个 ...
-
唐代隶书《唐御史台精舍碑》,精美!可学!
<唐御史台精舍碑>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 唐前期的几位皇帝皆好书法,唐太宗好行书,推崇王羲之 ...
-
唐代隶书《大智禅师碑》
大唐故大智禪師碑銘并序 義福禪師碑 史惟则书 原刻 民国拓本 拓片尺寸:碑阳 110.5*200.24厘米 碑阴 34.5*113.77厘米 碑侧 36.15*225.94厘米 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