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电朝阳——记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潘朝阳

朝霞漫天,枝头的小鸟宛转出清晨第一首赞歌。当厂车刚刚驶进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大门的时候,一顶杏黄色的安全帽正顺着的锅炉天蓝色的扶梯向上攀登,一会儿地停下来查看着什么,一会儿又继续前进着……那顶安全帽的主人就是锅炉运行工潘朝阳。

小潘今年31岁,1992年从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从锅炉运行助手岗位做起,一干就是10年。他刚进厂的时候,正值该公司第一台200MW机组刚投入运行,第二台机组还正处在安装调试阶段。潘朝阳抓好这个对运行人员来说最好的学习时机,丝毫没有大学生的书生架子。他清楚的认识到在这个具有70多年历史的老厂里,积淀着深厚的运行经验和优秀的工作作风,这可是在任何学校里都不可能学到的。他在老师傅们的带领和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从熟悉设备开始系统地进行学习。他还常去公司的科技图书馆借阅一些有关锅炉运行方面的技术书籍,从中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他人在具体工作中的经验之谈等等。就连管理科技图书的同志也说,小潘蛮用功、蛮肯学的,他一个月总要到我这里报几回到呢!

他在学习过程中有个特点,就是爱思考、爱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一次,他去摸系统的时候发现图纸上的省煤器没有疏水管,而在现场又明明发现了“疏水管”。他围着省煤器来来回回看了好几圈,确认无误了,就去请教司炉郭师傅,并提出了他的疑问:“锅炉的受热面一般都有疏水管,为什么图纸上并没有表示,而在实地却又有安装呢?是不是图纸有误呢?”郭师傅听了微微一笑答道:“你说得不错。不过你想过没有,在省煤器里的水是什么状态呢?”一语点醒梦中人,小潘恍然大悟。原来在省煤器里的都是饱和水,当然不存在疏水的问题,那根管子只能是放水管了。小潘喜形于色,郭师傅也暗暗高兴,觉得他是一个可堪造就的人才。

潘朝阳在1996年通过竞争,走上了司炉岗位。他没有满足,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反而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他有一个学习记录本,上面写满了自己和别的同志在处理故障的操作过程。一有空就喜欢翻出来看看,细心揣摩其中的奥妙和不足。他想,能不能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操作向全车间推广呢?这对大家在具体的工作中也许会更有借鉴作用。他的想法得到了车间领导的大力支持。去年他们车间组织了一次“工人写论文”活动,并整理编写了一本《锅炉技术资料汇编》,活动对优化操作、技术培训起到一定的作用。运行主任指着这本材料对笔者说,这里还有小潘的一份功劳呢!

十年磨一剑。今年初,该公司组织运行值班员技能比赛,潘朝阳脱颖而出,被推荐参加省公司的竞赛。4月下旬,正在他要全心投入、积极备战的时候,他刚出生5个月的孩子,得了急性传染病,住进了常州市传染病医院。他的家离医院有10多公里,一下班就倒好几趟车往医院跑。孩子打针吃药,又哭又闹,他就得哄着拍着。他坐在病床前,一边轻轻拍着孩子入睡,一边抓紧时间阅读资料上的知识要点,厚厚一摞资料,就这样被他啃掉一大半。当孩子的病刚好,爱人又发高烧挂了一个星期的盐水,这下子他更是厂里家里、大人小孩,忙得一塌糊涂。到省公司去比赛的日子又迫在眉睫,想想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去请丈母娘来家帮忙,自己抓紧最后几天工夫,钻入书中成一统。在潘朝阳出发前,锅炉车间运行主任郭金富拍着他的肩膀道:“小潘啊,要珍惜这次机会,好好把握自己。你只要发挥正常,肯定是能取得好成绩的。”

5月15日捷报传来:潘朝阳与其助手方国民在省公司的比赛中获得200WM机组锅炉专业第一名,将代表江苏省电力公司参加由全国比赛。

2001年6月22日由全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水利电力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0WM、300WM运行值班员技能比赛在南京隆重举行。比赛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华能集团、中电国际、大庆石油局附属电厂等集团公司组队参加。可谓强手如云,这是一次全国电力系统运行人员的“华山论剑”。比赛分两个部分,其中40%是理论考试,60%是实际操作,内容是仿真机事故处理。

考卷发下来一看,题目比较简单,好多都是最基本的理论。小潘却捏了一把汗,因为他在复习时,题目做了不少,书看得更多,而且自觉不自觉地从重从难加强复习,对基本概念有所忽略。因此,他在解答简答题时感到下笔很涩,系统图的布置也不是很美观。潘朝阳并没有灰心,他要在实际操作仿真机事故处理时将失分追回来。

6月24日江苏200WNM机 组实际操作比赛开始了。机、电、炉每个专业都要分别完成3项事故处理。在仿真机上处理事故要求人员反应快,判断准确、处理及时,不但要求正确还要控制好参数的变化,要是稍有疏忽,事故现象马上就会扩大。比赛给定2个小时,而潘朝阳和队友们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完成了。他们行云流水般近乎完美的操作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举夺得200WM机组团体第一名。潘朝阳也取得200WM机组锅炉运行专业第一名,荣获“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载誉归来的潘朝阳,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抓住公司扩建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人员培训的契机,积极参与全能值班员汽机专业的培训。他象刚进厂的小青工一样,拿着系统图在车间银光闪闪的管道间穿行,仔仔细细地辨认着阀门和设备。他认为汽机对他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以后还要去学习电气和热工专业的知识。对于潘朝阳来说,能不断学到新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享受。

朝阳升起,每天都是新的!2002年9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