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赏析|译文|出处|解读|
相关推荐
-
读通鉴(211)每个人身上都有袁绍的这些毛病
读通鉴(211)每个人身上都有袁绍的这些毛病 解读:人比人气死人,人不能拿出来对比,你把任正非拿出来比那些所谓的首富,在各个方面都完爆.我们今天投资一个公司,很多人会去调研公司,看公司的报表,市场占有 ...
-
(启书有益)《经世奇谋》之——面辱宦者|书谕保身|闻雷失箸
文言文晦涩难懂,不如换一种思路与古人对话.<经世奇谋>为明代学者俞琳著,因满纸奇策异谋被误解为旁门左道而禁锢.初刊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 年),共八卷十九类二十万字,言简意赅,所搜录先秦 ...
-
孔融和杨修死于小聪明?都是政治斗争需要
孔融和杨修算是世交了.孔融第一次出仕,就是受当时的司徒杨赐的征辟,杨赐是杨彪的父亲,也就是杨修的爷爷. 孔融生于公元153年,比曹操还大两岁,比刘备大十岁.所以刘备在平原相任上,孔融在北海相任上受到黄 ...
-
让梨的孔融,死于不孝之罪
孔融被中国人熟知是因为民间流传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四岁的孩子就能够懂得"孝悌",这个孩子的形象被历史抬得很高,成为了所有孩子学习的榜样,好像全身都散发着一种光环.但是孔融最终的结局却 ...
-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只要你是千里马,早晚会遇到伯乐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周易>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但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如姜尚遇周文王,就是如此.这话也提醒我们,在默默无闻的 ...
-
若战争爆发,中国会惧怕战争吗?专家: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华夏文明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隐忍低调,爱好和平,只要不触碰我们的底线,中国人一向都是积极化解危机,不扩大事态.不是我们懦弱胆小,是因为中国政府深切知道,一旦发动或者卷入战争,中国老百 ...
-
《周易》曾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9 2 收藏 分享 青青子衿心理咨询坊 2021-06-05 09:43 关注 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走不通时要学会等待,等待事态朝着有利方向发展,才可以达到事缓乃圆的效果. 而且,越是逆境,越要学 ...
-
易经智慧: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你因善良而吃过亏吗?
"如果善良只是一味地付出,那么这种善良,我宁愿不要."--三毛<西风不相识> 在<易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意 ...
-
古语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器”是什么?老祖宗的忠告
君子是古代男性的群体榜样,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都希望能成为一个君子.因为君子的道德高尚.学识渊博.行为举止优雅,完全符合一个完美男性的标准. 孔子理想中的君子形象,应该是"志于道,据 ...
-
共读国学 | 685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传》
685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大意是: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6852.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史记> 大意是:得到了并不过分欢喜,丢弃了也不觉得遗 ...
-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易经》: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你因善良而吃过亏吗?
"如果善良只是一味地付出,那么这种善良,我宁愿不要."--三毛<西风不相识> 在<易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