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减产也挡不住油价暴跌,沙特陷入“信用危机”

12月,欧佩克将召开会议,然而无论沙特阿拉伯将在会上宣布减产100万桶还是200万桶都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是,市场是否会相信这个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国能否言行一致。

事实上,“言行一致”可能已成为沙特的真正死穴:自今年夏季以来,由于这个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在承诺与行动方面的一系列不一致,沙特出现了“负信用”。

曾经,原油交易员仅需押注沙特阿拉伯的政策路线,而如今,交易员发现随着产量不断攀升的美国页岩油涌入全球油市,押注沙特阿拉伯的政策路线已难以奏效,反而押注美国页岩油更加可靠。

过去,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往往掌控着油价的最终决定权,但有趣的是,上一次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失去油价的最终决定权是在美国页岩油主导的2014年至2017年原油供应过剩时期。

以对能源市场的基本面和政治关系具有深刻见解的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近期12天原油创纪录的暴跌,既与沙特的愚蠢行为有关,也与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力度低于预期有关。.

沙特正在经历一场“信用危机”

Energy Aspects写道:

“无论沙特阿拉伯是否意识到,其政策的可信度已陷入危机。外界开始怀疑沙特阿拉伯将库存稳定在或接近5年平均水平的承诺能否兑现,并担忧2014年的局面将再次出现,尤其是在美国原油库存飙升之际。”

沙特的信用危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可追溯到今年6月,当时,特朗普刚刚宣布重启对伊朗的制裁,并向沙特发出指示,随后沙特决定结束欧佩克与俄罗斯共同实施了18个月的减产措施。

这轮欧佩克+减产举措结束了长达三年的供过于求的局面,这个局面曾导致原油价格暴跌并在2016年跌至每桶近25美元多年低点。

然而,从6月开始,特朗普需要欧佩克和沙特增加产量,以遏制因这位美国总统计划对伊朗实施制裁而引发的油价失控般的反弹。随着美国中期选举临近,作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无法承受高油价点燃的选民怒火。而制裁决定宣布前,伊朗的原油日出口量最高达到了250万桶。

表面上,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Khalid al-Falih)拒绝了特朗普增加供应的呼吁,而推动美国境外基准油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5月至10月间飙升至每桶近87美元。

但私下里,沙特王位继承人、特朗普的盟友、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ad Bin Salman)向华盛顿保证,将根据需要提高产量,以填补伊朗原油供应缺口。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 Novak)也参与了沙特王储萨勒曼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这场密谋,并受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的默许。

彭博周一的一篇评论文章道破了这三个大国在石油市场上的权威。文章称,特朗普、萨勒曼和普京将左右2019年及以后的油价走势,而不是欧佩克。

三人联盟破裂

这三个国家本可维持完美的联盟。

然而,在美国中期选举的前一天,特朗普违背了将伊朗出口降至零的原先承诺,慷慨地向多个国家和地区授出了伊朗石油制裁豁免。

当时,沙特石油产量开始喷发,向着记录新高奔去。近一年来一直处于低位的美国页岩油产量也开始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美国原油库存以每周新增数百万桶的速度越积越多。

WTI Daily Chart,行情来源: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