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唐
国号

【李存勖像】
天佑二十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南安阳)称帝,改元“同光”,同年底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阳,李存勖并没有按传统以自己的王号“晋”作为新朝的称号,而是采用“唐”作为国号,史称“后唐”。
在灭梁之前,一直延用唐昭宗时的“天祐”作为年号。所以“前晋政权”和“后唐政权”的正式国号仍然是“唐”。
然而为了区别李渊建立的“唐”和石敬瑭建立的“晋”,故称呼李存勖称帝前的政权为“前晋”,称帝后的政权为“后唐”。
疆域

【后唐疆域图】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后唐疆域广阔,主要控制着中国北方地区,东接海滨,西括陇右、川蜀,北带长城,包括幽云十六州,南越江汉。
公元925年至公元933年,南方诸国除南吴、南汉外皆奉后唐正朔。
公元930年,后唐控制国土到达极盛;有今豫、鲁、晋、冀、湘、渝诸省,陕、川、鄂之大部,宁、甘、黔各一部分,以及苏、皖淮北等地。
后唐皇帝
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克用的之子,公元923年四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年号同光,史称后唐。
-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于兴教门之变,时年四十二岁。在位三年,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
后唐明宗李嗣源:李嗣源是晋王李克用养子,后唐第二位皇帝。同光四年(926年)四月二十日,李嗣源在西宫称帝,改元天成。
后唐愍皇帝李从厚: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后唐第三位皇帝。长兴四年(933年)即皇帝位,改元应顺。
- 应顺元年(934年),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叛乱,攻至洛阳称帝,废李从厚为鄂王。李从厚逃至卫州,不久遇弑身亡。
后唐末帝李从珂:唐明宗李嗣源养子,后唐第四位皇帝。应顺元年(934年),废黜唐闵帝李从厚后,自立为帝,年号清泰。
- 清泰三年(936年),无力抵挡石敬瑭与契丹军队的进攻,自焚于洛阳。李从珂死后无谥号及庙号,史家称之为末帝或废帝。
货币
天成元宝


天成元宝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公元926-929年)明宗铸造“天成元宝”钱币。形制仿“开元通宝”但面文精美程度不及“开元通宝”,折十钱制作精整,文字清晰右旋读,小平钱径约23.3毫米,折十钱径45.5毫米。
“天成元宝”因所出甚少,被誉为五代钱币中的珍稀之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