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谷米第四

薏苡仁,味甘温无毒,主筋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力。其生根,下三虫。《名医》云∶薏苡仁除筋骨中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胡麻,味甘平无毒,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坚筋骨,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下后,虚热困乏。久服轻身不老,聪耳明目,耐寒暑,延年。

白麻子,味甘平无毒,宜肝,补中益气,肥健不老。治中风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积血风毒肿,复血脉,产后乳余疾。

饴,味甘微温无毒,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除唾血,却卒嗽。

大豆黄卷,味甘平无毒,主久风湿痹,筋挛膝痛,除五脏胃气结积,益气止毒,去黑痣面,润泽毛皮,宜肾。

生大豆,味甘平冷无毒,生捣醇酢和涂之,治一切毒肿,并止痛。煮汁冷服之,杀鬼毒,逐水胀,除胃中热,却风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杀乌头三建,解百药毒。

不 ?

赤小豆,味甘咸平冷无毒,下水肿,排脓血。一名赤豆。不可久服,令人枯燥。

青小豆,味甘咸温平涩无毒,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泻利,利小便,除吐逆,卒 下腹胀满。黄帝云∶青小豆合鲤鱼 食之,令人眼黄,五年成干 病。

大豆豉,味苦甘寒涩无毒,主伤寒头痛寒热,辟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杀六畜胎子诸毒。

扁豆,味甘微温无毒,和中下气。其叶平,主霍乱吐下不止。

荞麦,味酸微寒无毒,食之难消,动大热风。其叶生食动刺风,令人身痒。黄帝云∶作面和猪、羊肉热食之,不过八九顿,作热风,令人眉须落,又还生仍稀少。泾 以北多患此疾

大麦,味咸微寒滑无毒,宜心,主消渴,除热,久食令人多力健行。作 温,消食和中。熬末令赤黑,捣作 ,止泻利,和清酢浆服之,日三夜一。

小麦。味甘微寒无毒,养肝气,去客热,止烦渴咽燥,利小便,止漏血唾血,令女人孕必得,易作曲,主小儿病食不消,下五痔虫,平胃气,消谷止利。

青粱米,味甘微寒无毒,主胃痹热中,除消渴,止泻利,利小便,益气力,补中轻身长年。

黄粱米,味甘平无毒,益气和中,止泻利。

白粱米,味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

粟米,味咸微寒无毒,养肾气,去骨痹热中,益气。

陈粟米,味苦寒无毒,主胃中热消渴,利小便。

丹黍米,味苦微温无毒,主咳逆上气霍乱,止泻利,除热,去烦渴。

白黍米,味甘辛温无毒,宜肺,补中益气。不可久食,多热,令人烦。

陈廪米,味咸酸微寒无毒,除烦热,下气调胃,止泄利。

米,味苦微温无毒,主寒中,下气,除热。

秫米,味甘微寒无毒,主寒热,利大肠,治漆疮。

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行药势,杀百邪恶气。黄帝云∶暴下后饮酒者,膈上变为伏热。扁鹊云∶久饮酒者,腐肠烂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醉当风卧,以扇自扇成恶风,饱食讫多饮水及酒,成痞僻。

稷米,味甘平无毒,益气安中,补虚和胃宜脾。

粳米,味辛苦平无毒,主心烦,断下利,平胃气,长肌肉,温中。

糯米,味苦温无毒,温中,令人能食,多热,大便硬。

酢,味酸温涩无毒,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血晕。扁鹊云∶多食酢,损人骨,能理诸药,消毒热。

盐,味咸温无毒,杀鬼蛊邪注毒瓦斯,下部 疮,伤寒寒热,能吐胸中痰 ,止心腹卒痛,坚肌骨。不可多食,伤肺喜咳,令人肤色黑,损筋力。扁鹊云∶盐能除一切大风疾痛者,炒熨之。黄帝云∶食甜粥竟食盐即吐,或成霍乱。

(0)

相关推荐

  • 名医别录-2

    ​卷第二 金屑 味辛,平,有毒.主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除邪毒瓦斯,服之神仙.生益州,采时. 银屑 味辛,平,有毒.主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久服轻身长年.生永昌,无时. 雄黄 味甘,大温 ...

  • 《备急千金要方》风眩第四

    (论一首 方九首 灸法一首 食禁一首) 前卷既有头面风方,风眩不当分出,盖以此是徐嗣伯方,不可以余方相杂,故此特立风眩方条,专出徐氏方焉. 徐嗣伯曰∶余少承家业,颇习经方名医要治,备闻之矣.自谓风眩多 ...

  • 《备急千金要方》反胃第四

    (脉二首 方十三首 灸法三首) 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故尺为之微涩. 趺阳脉浮而涩,浮即为虚,涩即伤脾,脾伤即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 ...

  • 《备急千金要方》水肿第四

    (论一首 方四十九首 证三首 灸法二首) 论曰∶大凡水病难治,瘥后特须慎于口味,病水人多嗜食,所以此病难愈也.代有医者,随逐时情,意在财物,不本性命.病患欲食,劝令食羊头蹄肉,如此未有一愈者.又此病百 ...

  • 《备急千金要方》丹毒第四

    (论一首 方三十八首) 论曰∶丹毒,一名天火,肉中忽有赤如丹涂之色,大者如手掌,甚者遍身有痒有肿,无定色.有白丹者,肉中肿起,痒而复痛,微虚,肿如吹状,瘾疹起也.有鸡冠丹者,赤色而起,大者如连钱.小者 ...

  • 《备急千金要方》按摩法第四

    天竺国按摩法 天竺国按摩.此是婆罗门法. 两手相捉扭捩,如洗手法.两手浅相叉,翻覆向胸.两手相捉共按 左右同.以手如挽此是开胸法,左右同.如拓石法,左右同.以手反捶背上,左右同.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 ...

  • 《备急千金要方》风痹第四

    风病 率谷 主酒醉风热发,两目眩痛.(<甲乙>云∶不能饮食,烦满呕吐.) 完骨 主风头,耳后痛,烦心.(<甲乙>云∶主足不收,失履,口 僻,头项摇螈痛,牙车急.) 天柱主风眩. ...

  •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原文

      张湛曰⑴:夫经方之难精⑵,由来尚矣⑶.今病有内同而外异⑷,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⑸,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⑹有高下浅深之差,肌 ...

  • 【《备急千金要方》前胡丸-小儿夜啼】7

    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里面,有一条记载,讲的是小儿夜间哭闹不止的治疗方法: 治少小夜啼,一物前胡丸方. (千金) 前胡随多少捣末,蜜和丸如大豆,服一丸,日三,稍加至五六丸,以瘥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