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不通,如何调理?

经络不通,如何调理?

经络是连接五脏六腑上下的通道。经络畅通,百病不生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如果经络不通顺,先从哪条经络开始疏通呢?

第一步,从疏通膀胱经入手

为什么要从膀胱经入手呢?先观察一下膀胱经巡行的路线和穴位的名称,膀胱经从头走足,贯穿人体,在人体背部有连着各个五脏六腑的俞穴,这些俞穴是五脏六腑映射到膀胱经上的排毒通道,也就是说疏通膀胱经可以顾及到五脏六腑,无论你身体什么问题什么毛病,特别是慢性病,只要疏通膀胱经,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第二步,肾经、肝经、脾经、心经

第二步是重中之重。如果能疏通第二步,人马上就要得到了健康,为什么把这四条经络放在一起?中医讲肝肾同治,有肝病的基本都是因为肾不足。

以养肝木,肾水不足,又会导致不能压制心火,而且肾与心同属少阴经,另外肾乃先天之本,也就是说肾就是人体冉冉的小太阳,如果这先天之本的小太阳陨灭了,那么人生也就走到了尽头。

所以这万病都可以从肾上找到根源,所以第二步一定是以肾为主。因为肾经、肝经、脾经都在腿内侧,一般情况都是这三条经络可以一起疏通。

阴脉之海,阴和在腹

方法:双手沿着神阙(肚脐)以顺时针方向按摩15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摩15圈,以发热为度。

长期摩腹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肠蠕动,对便秘和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对神阙(肚脐)进行艾灸,可以悬灸、隔姜灸,效果都不错。常灸神阙,百病自灭!

排毒养颜、滋阴助阳

我们的脚上分布有足三阳和足三阴经。其中足阳明胃经及足少阳胆经是专管消化功能的,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则是管消化分类吸收的,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是专管排毒的。

这些经络都在足这里汇集,所以足部是我们调阴阳一大部位。我们可以对足底进行敲打按摩艾灸或者热水足浴。足浴水温在45度左右,时间约20分钟,以泡至微微出汗为宜,此法能促进血液循环、滋阴助阳、排毒养颜。

艾灸可灸疗足底的涌泉穴,尤其是晚上,能补益肾精,帮助入眠。

提高免疫力,调节阴阳平衡

腋窝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循行之处,此三条阴经可调理心脏和肺脏的阴阳。现代医学的解剖学认为腋窝分布有大量且重要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结,如果经常按摩腋窝,能促进体液循环。

除此之外,若借他人之手触腋致笑,能带动身体其他器官也得到很好的运动,效果甚好。

按摩方法:可沿着手臂内侧面,逐渐向下搓揉至手腕,以发热为度。尤其是女子,更应该经常按摩,对于预防乳房疾病也有帮助。

阳脉之海,阳和在背

家人之间相互进行,对背部进行推背按摩,拍打放松。

1、推背

操作者将掌根放于受推者督脉两侧较丰厚的肌肉处,用腰部力量作用于掌根向上(下)推动肌肉,力度要适中,以发热为度。推10分钟左右(注意是推动,不是摩擦)。

2、拍打

操作者五指放松成空掌(掌心微曲),拍打受拍者背部肌肉(力度适中),拍打10分钟左右,以皮肤出现潮红即停。

心脏 的能量以阴为基础,但向阳转化。即:心脏以阴血为基础,以心火为表现形式。进一步说,心血虽然属阴,但心脏是属火的。心如太阳:太阳为阳,为火,在人体对应心。心火通过肺、胃降的功能,将心火下降到肾,用来温暖肾水,使肾水不致于过寒。

肾 阳为一身之阳,肾阴为一身之阴。肾脏的根基为肾阳,但向阴转换。即:肾脏以肾阳为基础,以肾水为表现形式。肾阴,肾水通过肝升的作用,上达于心,制约心火,肾阴的寒能制约心火的亢盛,让我们的身体,不过热或过寒,保持正常的体温。肾阳能够温暖脾阳。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肺 主宣发肃降。脾通过肺的宣发的功能,将营养物质中清的部分,向上向外滋养头面、皮肤和毛发。通过肺的肃降功能,将营养物质中浊的部分,向下滋养五脏六腑。肺肃降浊性物质的同时,人体上焦的水气也被肃降,化为水液进入三焦,通过三焦入膀胱而形成小便。

膀胱 为州都之官,其中一部分会重新吸收,入肾补养肾水,大部分排出体外。

大循环肝升肺降,小循环脾升胃降。阴中含阳,阳中含阴,这是总体规律。

肝升肺降、脾升胃降。肝升胆降、肺降大肠升、心降小肠升、心包降三焦升、肾升膀胱降。这是从经络气机运行来说的。

脾 属阴,主湿,但能量右倾斜,意味着虽然脾脏属阴,但升发的是人体的清气、阳气!脾喜燥!脾在中医中没有具体对应的内脏,脾在中医中对应的是脾脏、胰腺和现在的消化功能而言。

胃 属阳,主燥,但能量左倾斜,意味着虽然胃属阳,但胃气沉降的浊阴,胃喜湿!脾升胃降,胃阴为肾阴提供补给,心火也会随肺胃气的下降,来温暖肾水,使肾阴肾水不至于过寒。

肝 气主升,具有升发之性,肾阴通过肝的升发作用,上达于心,制约心火。

腹为阴,背为阳!背需常暖,腹应软

中医有个很知名的理论,叫做“天人相应”,即人体和大自然是不可分割且息息相关的一个整体,就是说大自然会根据人类的活动而变化,而人体也会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

天气开始不断变化,人体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体内的阴阳也随之而变化。由于人体的变化赶不上自然的变化快,所以此时人体容易出现阴阳失调,容易生病。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调节阴阳平衡呢?

人体阴阳脏腑能量循环

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筋骨皮肤而言:筋骨在内故为阴,皮肤在外故为阳;

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

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上焦故为阳,肝、脾、肾居于中焦故为阴

人体阴阳脏腑能量循环图中左边是心主血,血液循环系统;右边是肺主气,是经络系统;心肺等五脏六腑共同作用完成了人体的气机循环。

第三步,心包经

这条经络放在这里是因为心脏病一般发病较晚,很多人可能到晚年才会有症状显示出来,所以可以暂且放在第三步进行调理。但如果有的人心脏病很明显,就要提前按摩心包经了。

其他的经络日常可以作为辅助作用。如果时间富裕,可以再疏通其他经络,比如您想美容或者有胃病,那就多疏通胃经。

这里拿胆经为例,有人按摩了肝经以后可能会起痘痘,这时可以辅以艾灸以疏肝郁;还有人按摩胆经后头痛,那就是肝郁赶到了三焦经,再推拿或艾灸一下三焦经就会好了。所以,发现浑身经络都有痛点的时候,不妨试试全身经络推拿和艾灸,效果是非常好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