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旌德刻工考略(二)
相关推荐
-
明代杭州地区的坊刻出版研究
本文所探讨的对象为 明代杭州地区的商业性出版. 所谓商业出版,指基于市场需求而进行的书籍出版活动.在传统时代,刻书的主体主要有三类:官刻.家刻.坊刻.官刻书籍主要的意义和作用是发布权威文本,以纠俗儒之 ...
-
明清旌德刻工考略(一)
明清旌德刻工考略 方光华 清代钱泳(1759-1844)在<履园丛话>中说:"雕工随处有之,宁国.徽州.苏州最盛,亦最巧".钱氏这句话是从府属范围来说的.三地安徽占其二 ...
-
文德意象的寄寓之地 ——以旌德文庙为例(二)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文德意象的寄寓之地 方光华 3 今天我们见到的旌德文庙,大致是清顺治的产物. 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初名文宣王庙,宋崇宁四年(1105)始改称大成殿.长宽均17米,占地289平方米 ...
-
【研究】明清挽袖考略 ——伦理教化下的服从与僭越
摘要 挽袖是缝缀于女服衣袖的缘饰,其在明清时期的传承发展中先后被多个民族.不同阶级所使用,并逐渐礼化.文章诉诸跨学科史学法.比较史学法和定量研究法等分析后发现,挽袖前身为元明时期百姓起居时用的&quo ...
-
书法文史|春秋战国时期刻铸铭文书法风格考略
Jun. 28 文/品录斋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端庄雅丽型 刻铸铭文系统的篆书,是由商代经西周早期和中期的变化发展,因记功颂德.传之万世的庄重用途的需要,由雄浑严峻的 ...
-
元珍公史实考略(二)
ᐃ无锡陶墅 二,陆宲迁居无锡年代 以往无锡这里,一直把陆宲罢归退隐无锡,作为陆宲自山阴迁居无锡的时点,尽管一直以来陆宲罢归退隐无锡的时段众说纷纭.如今陆宲靖康元年(1126年)罢归屏居退隐无锡的时点已 ...
-
《水经.河水注》卷四所涉南虢、十二金人等考略
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武王以封神农之后于此.王莽更名黄眉矣. 梁宁森在<虢城.焦城与陕城考>中认为 ...
-
王飞峰:王瓘藏高句骊故城刻石拓片考略
王瓘藏高句骊故城刻石拓片为国内少见的关于高句丽平壤城刻石的拓片(图一),拓片见于仲威先生新作<纸上金石--小品善拓过眼录>,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目前为止平壤城发现的类似刻石一共六件,统称为高 ...
-
胡艷杰丨溫忠翰著述及刊刻圖書考略
溫忠翰著述及刊刻圖書考略 胡艷杰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天津圖書館) 摘要:本文從溫忠翰信札.文存.刻書序跋等內容中整理出其著述及刊刻圖書目錄,按時間順序,逐一概述其版本.內容.刊刻等情況,較為完 ...
-
十二章国徽与龙凤银币考略
龙凤黼黻图是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国徽, 乃鲁迅1912 年(民国元年) 任职教育部时与钱稻孙和许寿裳三人同拟, 由鲁迅执笔写成<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在8 月28 日交教育总长范源濂, 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