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彬:唐代书肆——文人诗书生活的倒影

(0)

相关推荐

  • 买书杂谈

    文-马出门 我钱多时,必会步行至书店淘书.我买书有三大原则:一是只买喜欢的类型,比如文学方面,艺术或者古代名著的:二是对我写作有帮助的书籍:三是价钱合理的,只要符合这其中一项要求,我是会舍得少吃几顿饭 ...

  • 我的故事:我与书的故事

    说来也奇怪,其实,我买了很多的书,这个习惯应该是从高一那一年开始养成的,当时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看书,所以,学校的两个图书地方成为了大家的常去之处,因为借书便宜,所以,大家都是相互看,最后一个看完的,要把 ...

  • 买书前之所以要熟读书目,就是为了读最好的版本,而不是广收杂买

    前两天看到一位书友上新了很多与鲁迅有关的书籍,自我介绍是个鲁迅迷,收集了很多与鲁迅有关的书籍,由于年岁的原因,大概是精神头和视力都下降了的缘故吧,所以,准备散出去.我点开他的网页,的确令人惊叹,有我所 ...

  • 未做“脉望”自成仙(散文)

    未做"脉望"自成仙 ----书籍与我的人生 从小喜欢看书,记得从上中学开始就已经把晚上躺在被窝里看书当成每一天最惬意的事情了.直到现在,我的床头上依然每天码着厚厚的一堆书籍.有长篇 ...

  • 【人间住】恬 退

    酒旋沽,鱼新买. 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 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四块玉·恬退> 昨夜一番狂 ...

  • 谷文彬:论六朝灵验类小说的文化价值

    六朝以来,佛教凭借自身相对完善的宗教组织和相对成熟的传教经验,其佛理.教义为越来越多的本土人士所接受,而佛教及其所承载的佛教文化亦对当时的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志怪小说对佛教的接受表现得更为直接和 ...

  • 谷文彬:在历史语境中认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拓荒之作,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自问世以来,因其材料翔实.内容丰富.论断深刻,备受学界推崇,向为治小说者奉为圭杲,且不乏对其研究,或是 ...

  • 宁文彬:江永女书

    江永女书 宁文彬 摇摇摆摆的吊桥 荡过悠悠的潇水 一头连接上江圩的未来 一头守护浦尾岛的过去 江永女书  沉淀千年的闺怨 从没指望被外人知晓 吊桥将我晃晕 以致于女书园里星斗满天 在女书学堂里 不如一 ...

  • 在唐代,被誉为有“君子之风”,虞世南算是其中之一,他是唐太宗的贴身秘书,直言敢谏,深得唐太宗敬重,时称“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

    古代文人,以"君子"为目标,何为君子,在孔子看来:以行仁.行义为己任的人,才能算是君子!而在唐代,被誉为有"君子之风",虞世南算是其中之一,他是唐太宗的贴身秘书 ...

  • 知道书画 | 杨文彪“趴书”小楷 《前赤壁赋》

    局部 竖图 [背景]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 ...

  • 知道书画 | 杨文彪“趴书”小楷《前赤壁赋》

    局部 竖图 [背景]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 ...

  • 录鬼簿新编149胡文彬

    5月1日14点22分,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先生在京逝世,享年82岁.胡文彬是新时期红学发展最主要的推动者之一.历任<新华文摘>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副 ...

  • 社会各界沉痛悼念胡文彬先生

    中国红楼梦学会: 惊悉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曹学会顾问.著名红学专家胡文彬先生不幸去世,我们极为悲痛,谨致沉痛哀悼! 胡文彬先生长期致力于<红楼梦>研究和<红楼梦> ...

  • 我和胡文彬教授的一面之缘

    我和胡文彬教授的一面之缘  杨连山 相遇是很讲究缘分的,而意义又各不相同.有时和某人经常见面,却视若路人,陌生的就像隔了十万八千里:有时和某人仅仅是只见了一面,却铭记于心,终生难忘.我与著名红学家胡文 ...